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8月20日從省考古所獲悉,在三峽地區一處人類遺址中,考古專家發現一條約兩米長草魚的椎骨,這是迄今考古史上記錄到的最大的草魚個體。
遺址叫卜莊河遺址,位于三峽最長的寬谷香溪寬谷東端。
宜昌市博物館在該遺址的一處古垃圾堆中,發掘出土了這條草魚的椎骨。省考古專家武仙竹對這條草魚的骨骼進行了詳細研究。
經測定,該草魚生活于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椎骨長51厘米。據此推測,該草魚生前約有兩米長。
武仙竹分析,由于商代三峽地區水資源豐富,在原始生態環境下,魚類受人類干擾較少,可長出很大的個體。當時人們能捕撈到如此大的草魚,說明當時的人的捕撈能力很強。
編輯:龐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