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有網友在我的博客上留言,并咨詢同時吃蝦和維生素C能否導致砷中毒。我個人認為蝦和維生素C同食,不會導致砷中毒。
蝦不是高砷食物
蝦的品種很多,產地也很多。2009年《食品科學》雜志載文,我國科學家對進口的北極甜蝦中重金屬含量和分布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若以整只蝦為檢測對象,北極甜蝦樣品中鉛含量0.172mg/kg(國家衛生標準0.5mg/kg)、總汞0.032mg/kg(國家衛生標準0.5mg/kg)、鎘0.788mg/kg(國家衛生標準0.5mg/kg)、無機砷0.036mg/kg(國家衛生標準0.5mg/kg)。除鎘超標外,其余有國家標準可對照的檢測指標均合格。
研究發現,蝦的頭部是重金屬聚集的主要部位。它既是蝦與水體相互代謝的門戶,又是蝦類肝臟、胰腺、腎臟等器官聚集的部位。即便如此,蝦頭檢測結果除了鎘超標外,鉛、總汞、無機砷含量均符合我國的衛生標準。由此可見,蝦不是高砷動物,其食品安全問題與其他水產品并無本質區別。
蝦和維生素C同食緣何不會中毒
同時吃蝦和維生素C能導致砷中毒的作用機制不能令人信服。首先,砷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水溶性。毒理學研究顯示,三價砷離子的毒性高于五價砷離子。三氧化二砷有劇毒,0.8~2mg/kg就可能導致一名成年人中毒死亡。而五氧化二砷急性毒性也屬于高毒類,大鼠經口8mg/kg致半數實驗動物死亡,小鼠經口55mg/kg致半數實驗動物死亡。由此可知,五價砷導致中毒,無需轉化為三價砷。五價砷在維生素C作用下轉化為三價砷,并沒有相關的文獻支持,只是在300℃條件下,五氧化二砷將失去部分氧,轉化為三氧化二砷。
由此推斷,網上熱議的蝦和維生素C同食導致砷中毒的說法是指維生素C為酸性物質,能提供氫離子進而起到還原的作用,從而導致砷中毒。如果人們攝入的任何食物,首先接觸到胃部的酸性環境,再考慮維生素C對五價砷的還原作用,無異于自尋煩惱。
避免砷攝入可以少吃蝦頭
有研究顯示,砷也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極度缺乏將使人的健康狀況惡化。羊、微型豬和雞的研究結果顯示,飼料、飲水中含砷很低時,導致生長遲緩,懷孕減少,自然流產較多,死亡率較高。有人觀察到,在長期做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其血砷含量減少,可能與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血管疾病高發有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