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福建省重點建設項目——黃岐國家中心漁港于日前正式投入使用。作為全省最大的漁港之一,這里的年裝卸能力將提高到8萬噸,且可停靠1000噸客運船舶,同時,該漁港也將在臺風來臨時發揮重要作用,可同時供1000多艘漁船避風。
黃岐灣北依羅源灣,南臨馬祖列島,航道天然水深10-20米,可通航20萬噸級以上的大中型船舶。這個深水港區是福州港現有幾個港區中唯一一個不經過整治就可全天候通航第三代以上集裝箱船舶。加上灣底質為泥沙,易于著錨,黃岐灣成為我省一個對外交往的重要口岸。
據悉,2003年,經國家農業部批準,黃岐港開始進行全方面“變身”: 建設成擁有防波200米,東區碼頭5個泊位,岸線231.1米,西區碼頭10個泊位,岸線545米,東區西區陸域形成15.97萬平方米, 配套辦證中心、燈塔、水電、環保設施等為一體的國家級中心漁港。
該工程于2005年10月正式動工建設,總投資約6000萬元。項目主體工程于2009年8月8日驗收,并于日前完成全部驗收,正式投入使用。
“變身”后的漁港大大提高了港池的利用率,目前可利用的港池由原有53.5%提高到85%(由原來的28萬平方米提高到43.5萬平方米),年裝卸量也有6.5萬噸提高到8萬噸。
此外,黃岐漁港獨特的地理位置,將使這里成為擴大對臺貿易,促進兩岸“三通”及兩岸和平統一的重要場所。而龐大的輻射范圍,將全面帶動連江乃至福州的漁業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