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10年,甲魚苗蛋市場陷入十年來最低谷:臺灣蛋0.41元/枚,江西蛋0.23元/枚,湖南漢壽苗1元多/枚。雖然苗蛋價格低廉,需求量卻大縮水,其中以臺灣蛋尤甚。然而,8月底,日本鱉蛋和苗的價格分別為1.8/枚和2.1元/只,價格雖高出同類品種一大截,仍受到浙江養殖戶的熱烈追捧。日本鱉來勢洶洶,似有取代臺灣鱉、成為當地養殖新寵的趨勢,面對日本鱉的火熱行情,也有人在思考:日本鱉是否值得投資?
優勢:生長速度快、養殖效益好
日本鱉生長速度快,是養殖戶公認的突出優點。日本鱉屬晚熟品種,前期長速一般,生長速度快主要表現在250克以后,這在養大規格甲魚上有一定優勢,特別是在大甲魚需求愈發強烈的情況下,其優點顯得尤為突出。在浙江地區,日本鱉大多以“溫室+外塘”相結合的模式養殖,即當年投苗后,在溫室中養到第二年四五月份轉外塘,出溫室時平均規格1斤,經4個月外塘養殖,平均規格可達2斤。
而臺灣鱉屬于早熟品種,在250克以內長速較快,超過這個規格后,長速開始減緩,因此在浙江地區,一般以溫室養殖為主,養到7兩以上就出魚。如果同樣采用“溫室+外塘”模式養殖臺灣鱉,出外塘時規格平均只有1.5斤左右,比日本鱉小0.5斤左右。此外,由于臺灣鱉性成熟早,在外塘打斗損傷量大,“下塘1萬斤,到出外塘時難保有1萬斤”,浙江藍天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白植標總經理說。
此外,相對其他養殖甲魚品種,日本鱉商品魚價格和養殖回報率均處于較高水平,滿足了投資者的最直接的賺錢目的,這也是促使不少養殖戶不惜成本、舍低求高投日本鱉苗的最大原因。據了解,目前平均1斤左右的溫室日本鱉收購價為19.8元/斤,2斤以上的外塘魚收購價在30元/斤以上,除去養殖成本,每斤魚均可獲利數元以上。而溫室臺灣鱉在養殖成本增加、銷路不暢的情況下,只能勉強保本或少有盈利,相比之下,日本鱉優勢明顯。
在浙江,有些苗場為鼓勵養殖戶養日本鱉,同時還配套商品魚回收業務,并承諾:只要投該場日本鱉苗,到第二年轉外塘時按19元/斤保底價回收,當市場行情高于19元/斤時,養殖戶亦可賣給他人。并且,為了表示誠意,在投苗時只收一半苗款,另一半苗款作為第二年收魚定金。有了苗場的承諾和誠意作保障,養殖戶也就沒了后顧之憂,一些原來養臺灣鱉的人開始嘗試養殖少量日本鱉,有些干脆全部轉養。“苗貴多少不是問題,關鍵是養殖效益要好。”不少日本鱉養殖戶這樣對記者說。
隱患:品系保護欠佳,雜交污染嚴重
到目前為止,浙江地區的日本鱉養殖量到底有多少,官方和民間均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雖然各方統計數據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卻是相同的——2005年以來,日本鱉養殖量與年俱增,且主要侵占臺灣鱉市場。對來勢洶洶的日本鱉,一些業內人士并不看好。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對于日本鱉,一些苗場為了讓更多的養殖戶投資養殖,多著重強調日本鱉優點,比如生長速度快、商品魚價格高等,盡量避免觸及其缺陷,比如病害和品系雜亂等問題,“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情況相當明顯;而養殖戶多被眼前利好因素所蒙蔽,投資養殖較為草率。然而,因為目前日本鱉養殖量不多,這些投資者都獲得了較好的利潤。“但是,這種投機取巧的操作方式在日后未必能夠行得通。”
杭州龜鱉研究所趙春光老師介紹,日本鱉在1995年從日本引進浙江,經過10年的馴化和選育,該品種得以在當地開枝散葉。憑借其生長速度快和商品魚價格高的優勢,從2005年開始,在浙江及周邊省市大規模推廣,幾年來養殖與育苗均能獲得較高的利潤,“純正的日本鱉確實很有養殖前景”。從那以后,浙江本地和江西的引種者增多。在某些地區,有人將引進的日本鱉品種與當地品種或其他品種雜交,美其名曰“改良品種”,強調改良品種具有某方面突出特點,以博得養殖戶垂青。
“目前,日本鱉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品系混亂”,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缺乏系統的品系資源保護,日本鱉與其他鱉隨意雜交情況較多,從而導致雜交污染嚴重,品種優勢喪失厲害,純正的日本鱉已經很少。即使是搞科研工作的人,也缺乏對日本鱉品系的保護意識,往往拿到經費、做完課題就不再理會。“縱觀近年來日本鱉養殖史,日本鱉很可能是一個推廣得很快、垮得也很快的品種”。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目前日本鱉牛市洶洶,但不建議養殖戶盲目入市,“養哪個品種,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做選擇”,如果打算養殖溫室品種或者早點出魚,還是養泰國鱉和臺灣鱉合算;如果想養大規格甲魚,湖南中華鱉和日本鱉均是不錯的選擇;同時,由于現在種質混雜嚴重,在投資時需多加小心。
■鏈接
日本鱉,又名中華鱉日本品系,20世紀60年代初,日本從我國引進了江蘇太湖產純種中華鱉,通過幾十年的人工精心選育、提純復壯,培育出“中華鱉日本品系”種。1995年,浙江省從日本引進該品種,經馴化、選育優化后,2005年開始在浙江省及周邊省份進行大規模的推廣,因“長速快、價格好”而受到不少養殖戶的青睞,日本鱉養殖量也因此與年俱增。目前,浙江已儼然成為日本鱉主要繁育基地,不少大型養殖場和企業均參與其中,有養殖場已經注冊了自己的品牌。
“青背白底”是日本鱉典型外部特征,背甲呈黃綠色或黃褐色,腹面呈乳白色或淺黃色,體表光滑、色澤晶亮,裙邊寬厚,裙邊寬度與鱉體背的長度比例達到37%,比本土中華鱉多5%。此外,日本鱉上食早,吃食快,攝食強度大,抗病能力強,生長速度快,商品大規格比例高,有研究表明在同池飼養情況下,到800克商品規格的生長速度比臺灣鱉、泰國鱉和本地中華鱉分別快20%、18%和15%。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