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國家統計局南京調查隊近日調查發現,盡管大部分水產品價格隨氣溫逐月走高,但截至8月20日,水產價格開始止漲回穩。淡水魚較上月同步下降,鯽魚、草魚、鰱魚目前月平均每公斤12.91元、12.48元、13.04元,環比下降了3.6%、2.6%、2.5%。海水魚自五月起價格保持逐月上升態勢,目前帶魚、鯧魚月均價在每公斤21.95元、62元,環比上升1.6%、0.5%,黃魚每公斤48.58元,與上月持平。
前期水產價格升高的原因是,夏季氣溫高,淡水魚在運輸中每車的運量只能是平時的一半左右,途中還需不斷添加冰塊降溫,到市場后保鮮時間縮短,經營成本增加,這些因素導致南京淡水魚零售價格升高,鯽魚、鰱魚同比上升0.9%、10.7%。海水魚8月初南海解禁期結束,目前市場貨源仍然較少,價格偏高,帶魚、黃魚、鯧魚同比上升30.9%、12.9%、45.6%。
記者在南京市農產品(18.33,0.13,0.71%)物流中心、惠民橋農副產品市場了解到,近日鯽魚每公斤批發價格在12.3-12.9元左右,草魚、鰱魚、黃魚批發價格低于統計局調查價格,近期價格維持在每公斤9.9元-10.3元,花鰱價格在每公斤10.4元左右,黃魚價格近期維持在36元每公斤的水準。由于這些農副產品市場監測的是批發價格,因此價格一般略低于統計部門調查的水產品價格。
統計部門分析,隨著東海、黃海9月初開禁和內河養殖水產品陸續上市,水產價格將比前期有大幅回落,但因近年來養殖業的人工費、燃油運輸費和市場攤位費用上升,成本推高水產價格在所難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