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鯢的人工催產在山東省獲得新突破。濟南市涌泉虹鱒魚養殖場通過人工催產,已獲得大鯢受精卵463粒,受精卵個體均勻,發育正常。該場從事大鯢的引進、馴化和養殖已有近10多年歷史,近年來一直從事大鯢的全人工繁育技術攻關。這次產卵的雌雄親魚有3尾,體重均在5千克以上,生物學年齡在7 齡以上;排精的雄性親魚有4尾,體重均在15千克以上,生物學年齡在11齡以上。目前該場擁有后備親魚16尾,養殖大鯢總量達到374尾。
大鯢別名娃娃魚、啼魚、狗魚,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是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是農業產業化和特色農業重點開發品種,也是野生動物基因保護品種。
大鯢學名為Andrias davidianus,英文名giant salamander。在分類上屬于兩棲綱、有尾目、隱鰓鯢科。棲息于海拔200~1500m的山區水流湍急、水質清涼、石縫裂隙和巖石孔洞甚多的溪河中。大鯢覓食不是主動出擊,而是張開大口,一動不動地等待著獵物自投羅網,一般喜食魚、蟹、蝦、蛙和蛇等水生動物。大鯢體全長可達1.8~2.0米,重達20~25千克。在繁殖季節,常發出鳴叫,其聲如嬰兒哭啼,“娃娃魚”的名稱即由此而來。大鯢頭大嘴大,體表有明顯疣粒,,眼睛和鼻孔很小,尾側扁,皮膚潤濕而光滑,一般為棕褐色,全身無鱗片,四條腿又短又胖。6~8 月為繁殖季節,每尾產卵300枚以上,卵產于緩流石頭上,體外受精,雄鯢將卵帶繞在背上,2~3周后孵化。在我國17個省區均有分布。因其物種珍惜、肉嫩味鮮,長期遭到人們大量捕殺,產地數量銳減,有的已瀕臨滅絕。目前天然數量稀少,亟需加強保護。
大鯢為我國特有物種,產于華北、華中、華南和西南各省。在生物分類學上具有特殊地位,在生理、遺傳、進化、生態等學科方面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大鯢還具有一定藥用和食用功能,具有較高的商業開發價值。食用大鯢可以通氣活血、潤膚養顏;大鯢具有皮爽、肉細、骨脆、味美等特點,作為名貴珍稀肉類,極受消費者的青睞。大鯢的人工繁育已獲得成功,國家有關法律規定獲得有關部門的行政許可后,大鯢可作為商業用途。目前山東省商品大鯢的價格在1600 元/500克,10厘米左右的苗種售價500元左右/尾。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種苗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