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7日上午,記者在走訪向陽市場、紅利市場等農貿市場看到,今年剛上市的鲅魚顯得個頭有點小,足斤的鲅魚非常少,而且價格比去年每斤上升了3元。
在煙臺市向陽市場附近,記者聽到一位市民說道,“最好吃的鲅魚在一斤半左右,今年的魚個頭怎么這么小,足斤的都不多!边@位市民告訴記者,他就住在向陽街附近,是老煙臺了,每年開海后,他都會買上幾條一斤多的鲅魚燉燉或是包餃子,可沒想到,今年的鲅魚個頭小,一斤多的很少見,而且還貴了。記者在向陽市場走了一圈,發現足斤的鲅魚確實不多。隨后記者又來到紅利市場,詢問了十來個攤位,只有三個攤位有一斤以上的鲅魚,多數的鲅魚在七八兩左右,有足斤鲅魚的攤位,鲅魚的數量也不多,僅有兩三條。
為什么今年足斤的鲅魚不多見呢?回答多種多樣,有的攤主認為,是今年年初的寒潮影響了鲅魚的生長;有的攤主則認為比較正常,鲅魚本身還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成長期,到時候魚個頭就大了。為此,記者咨詢了煙臺市海洋漁業局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鲅魚多少和大小每年都有變化,現在還不能確定今年的鲅魚個頭屬于異常,至于個頭小的原因,也不好下定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