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從廈門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了解到,該中心近日成功攻克了出口水產品中硫丹殘留檢測技術,有力地打破了輸日水產品中“硫丹”殘留檢測技術壁壘。
據介紹,廈門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采用凝膠滲透色譜(GPC)凈化、氣相色譜檢測的方法,檢測限達0.002mg/kg(每千克含量為0.002毫克),低于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規(guī)定最大殘留限量0.004mg/kg。該方法目前已應用在廈門口岸出口鰻魚硫丹殘留檢測中,現已接受20余批。
7月份,日本勞動厚生省從我國輸日水產品中檢驗出兩批出口活泥鰍和一批養(yǎng)殖活鰻硫丹超標,殘留量分別為0.016mg/kg、0.008mg/kg、0.007mg/kg,超過日本標準0.004mg/kg,從而開始對從我國輸入的相關產品全面實施檢查。
硫丹是一種有機氯類廣譜殺蟲劑,屬于高毒農藥,在農作物中廣泛用于殺蟲和殺螨。我國質檢總局7月20日發(fā)布了《關于輸日水生動物及其產品硫丹殘留問題的警示通報》,要求對輸日的水生動物及其產品進行出口前的硫丹批批檢測。
廈門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及時組織技術人員連日進行攻關,不斷設計修改實驗方案、反復試驗,最終確定了新的儀器檢測方法,保證了廈門口岸輸日水產品的順利出口以及在日本的口岸通關速度。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