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實施海洋伏季休漁,是一項系統性保護漁業資源的管理制度。按照《農業部關于切實加強2006年海洋伏季休漁管理工作的意見》及海區局《伏季休漁漁船動態管理制度》文件精神,上海各級漁政管理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積極有序地開展各項休漁動態管理工作。據統計,全市應休桁桿拖蝦作業漁船394艘,實休342艘,其中:在港232艘,異港休漁34艘,參加工程、測量21艘,進船廠修理55艘。
市漁政處和有關區(縣)漁政站今年繼續采用行之有效的告知、承諾、登記、報告四項制度,積極認真地抓好措施落實,對上海25個自然港和橫沙、吳淞碼頭等漁船進行逐條登記,實施漁船動態管理。6月14日至15日市漁政處組織有關人員深入一線"前沿哨所",到本市17個水產碼頭和漁船加冰點,分發和張貼《告漁民書》,對經營者老板,進行摸底調查,對現場卸貨漁船老大進行宣傳,得到了漁民的理解和支持,當場簽下承諾書,使保護漁業資源成為漁民的自覺行為。
今年桁桿拖蝦作業的休漁時間由原來的1個月延長為2個月。長興、橫沙兩島并入崇明,目前崇明桁桿拖蝦作業漁船數量占到全市的94.7%,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增加。6月16日至19日,市漁政處兵分三路,分別進駐崇明、長興、橫沙,走訪了三島的7個主要漁業村隊。針對該地區伏休管理工作面廣、量大、任務重的新情況,做到專管與協管相結合,充分發揮專業漁業村組織的作用,層層落實各項休漁措施,做到了"村村有一張公告,戶戶有一張通知書,干部有一張責任書"。伏休前期主要抓好漁船按時返港停泊,派專管人員與村干部守候在休漁港口逐船清點,建立名冊船主聯系檔案,填寫休漁動態情況匯總表,并建立漁船進出港泊位移動報告制度,對涉漁各環節全方位督查,嚴密監控伏休漁船動態。
南匯、金山、奉賢區漁政站按照伏休動態管理要求,在做好拖蝦漁船休漁工作的同時采取海陸結合,重點對沿海定置張網作業漁船加強宣傳和管理,確保在6月22日沿海定置張網作業休漁期開始前,漁船都能按時返港。
編輯:劉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