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雙節來臨,西安市水務局漁政監督管理站昨天開始對水產品市場進行全面執法檢查,結果炭市街一些個體戶紛紛關門逃避檢查。現場查驗的一些魷魚和海參所含甲醛量嚴重超標。
昨天上午,漁政監督管理站執法人員走進炭市街水產品市場西后排80號,剛一亮證說明來意,與其相臨的70至73號門店便紛紛拉下卷閘門逃避檢查。執法人員在現場查驗中發現,魷魚所含甲醛量超過國家標準5倍,海參所含甲醛量超過國家標準2倍。當執法人員追問這些魷魚和海參的來源和進貨渠道時,賣貨者不是支支吾吾,就是說老板不在,她不知道情況。
檢查結束后,執法人員給群眾講,甲醛是一種工業原料。一些不法商販為了使水發食品特別是讓水產品不易腐爛變質,又能美化外表,就用其溶液浸泡海參和魷魚等水產品。人大量或長期食用這樣的食品,就會中毒,致使肝、腎損害,誘發肝炎、腎炎和酸中毒,破壞人體細胞,致人畸形,導致癌癥。
執法人員還告誡消費者,在購買水產品時要多留心,不購買有異味、色澤光亮或者發制過大、過白、過硬的水發產品,以防上當受騙。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