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指出:為了滿足人類對魚類不斷增長的需求,我們不得不將目標轉向
水產養殖場。目前,
野生魚類的
捕撈量穩定,但是隨著世界人口逐漸增加,魚類產品的人均需求也日益增長,這些因素意味著魚類供應將出現短缺,野生魚類供應的不足只能通過養殖魚來填補。FAO統計,
全球水產品供應量有近一半來自
水產養殖。全球水產品消費量將持續增加,世界每人每年水產品平均消費量由1969年之8.9公斤增加至1996年之15.8公斤,2006年是16.7公斤,預估2020年將增至17.1公斤,需增加3200萬噸額外的水產品供應,由于捕撈業已經達到極限,只能依靠水產養殖。
2008年全球水產養殖
漁業生產總量為68348943噸,其中產量居首位的是
中國的42669744公噸,第2名的印尼為3854844噸,第3名的印度是3478692噸,第四名的
越南是2497400噸,第五名的菲律賓是2407698噸。
國際食物策略研究所和世界漁業中心聯合撰寫的題為“2020年漁業展望”的研究報告指出:在未來20年,
發展中國家的養殖業將全面增長,這些國家對魚類和
海洋食品的消費量將占世界消費量的77%,其產量將占世界總產量的79%。未來20年,發展中國家的魚類消費量將增長57%,從1997年的6270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9860萬噸;而發達國家的魚類消費量從1997年的2810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2920萬噸。到2020年,世界水產品消費量的40%以上都將來自養殖,水產養殖總量將成倍增長,即從1997年的2850萬噸上升到2020年的5360萬噸。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