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為促進海南省中部市縣漁業經濟發展,8月31日,該省海洋與漁業廳在屯昌首次召開海南省中部漁業工作座談會。定安縣、屯昌縣、瓊中縣、報亭縣、白沙縣、五指山市等中部地區的漁業主管部門領導及省水產研究所、省水產技術推廣站有關負責人,到會共同研究加快中部市縣漁業經濟發展的措施。
據悉,2005年海南中部地區漁業總產量達2.2萬余噸,同比增長9%,其中,內陸捕撈為2603噸,內陸養殖為19684噸;漁業總產值達1.55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內陸捕撈為885.67萬元,內陸養殖為1.07億元。今年1月~7月,中部地區漁業生產總量達1.5萬余噸,同比增長27%,完成年度計劃的61%,其中,內陸捕撈為1460噸,內陸養殖為1.36萬噸;漁業總產值1.11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內陸捕撈為854萬元,內陸養殖為8724萬元。今年以來,該省中部市縣充分利用羅非魚發展優惠政策,鼓勵農民大力發展羅非魚養殖,羅非魚產業得到迅猛發展,1月~7月,中部市縣羅非魚產量達8035噸,同比增長45%,屯昌和定安縣尤為突出,羅非魚產量分別為2312噸和3000噸,同比分別增長27%和142%,對推動整個地區漁業經濟發展起到很大作用。
會議提出,要充分認識中部市縣漁業發展的意義。中部地區發展漁業經濟是該地區發展農村經濟,調整農業結構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很好的門路。同時,要充分認識自身優勢,制定發展目標,到2010年,至少保持年均20%的增長幅度。還應充分認識現存的問題,從擴大養殖規模、確保苗種質量、加大科技推動力、抓好示范基地和龍頭企業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措施。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