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日前,經省漁業互保協會同意,普陀區在全省率先開展了整村漁船雇主責任及附加醫療足額不記名互保試點工作。目前,已有六橫鎮五星漁業服務站、小湖漁業村和東極鎮青凌海洋漁業服務公司、海騰水產有限公司4家單位,共計280艘捕撈漁船、2134名漁民參加該項保險試點。
據普陀區海洋與漁業局互保辦事處主任王態忠介紹,目前我省漁業互保實行的基本是雇工記名制,也稱雇主責任互保,即船東根據船員數量繳納一定互保費成為漁業互保協會會員,對船員進行保險。由于漁船雇工流動性大、調換頻繁,實行雇工記名制批改申報手續很繁雜,船東忘記雇工變動而辦理批改申報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漁民受傷后的治療費用按互保理賠條款規定得不到理賠。普陀區海洋與漁業局為此向省漁業互保協會提交了改革漁業互保辦法的請示。
據介紹,新的互保辦法采取以村為單位的足額不記名制度,比如說某村共有10艘漁船、50名船員,經各船東同意,村委會、服務站或社區與區海洋與漁業局互保辦事處簽定互保協議,對這些船員進行保險,一旦發生漁工安全事故,不論這些漁船的船員有無變動,船東都不需要再次申請批改申報,只要船員的名額控制在50名內,可直接按此辦法申請理賠,受傷船員就能享受一定額度的醫療費用賠償。
我市自1994年實施漁業互保制度,經多年發展,在漁民中已形成一定的影響力。目前,全市大部分漁業船舶參加了漁業互保。有關人士認為,推行新的漁業互保制度,將簡化互保辦理手續,進一步提高互保覆蓋率,切實保障漁民經濟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