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是對天然河流實施人工增殖放流,實施水域面積5000余畝,放流魚苗110多萬尾;二是發展無公害漁業生產基地4000畝,推廣“稻—菜—魚”、“稻—果—魚”等立體種養模式和無公害化養殖;三是培育養殖大戶200余戶,推廣名優品種13個,全縣水產品優質率達到42.1%;實施重點扶持,減少旱災損失,扶持養殖戶72戶;四是組建行業協會,發展集約化生產,建成水產專業合作社3個,漁業協會2個,其中農業部確定的部級示范單位1個。預計年終產鮮魚7000余噸。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