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欽南區采取“科技興漁”戰略發展大蠔產業經濟,通過舉辦技術培訓班,開展技術咨詢、技術指導和科技下鄉活動等形式推廣先進的大蠔養殖技術,把科技興漁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大蠔產業發展亮點頻閃。
欽南區以市場為導向,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優化服務和開展技術培訓為手段,把擴大出口優勢品種養殖規模,提高經濟效益作為重頭戲來抓。通過舉辦大蠔養殖技術培訓班,大力發展大蠔養殖,養殖技術由過去的水泥插柱養殖向吊養、蠔串吊養模式發展,并向深水吊養方向發展,目前全區深水大蠔吊養面積約6000多畝。
欽南區水產部門編寫大蠔養殖、病害防治技術等培訓資料,發放到漁民手中,讓漁民及時掌握各種防治技術。目前,該區的大蠔養殖主要分布龍門港、尖山、犀牛腳、大番坡、東場等鎮。2005年全區大蠔養殖面積達13.6萬畝,產量達19.66萬噸,產值達4.5億元,主要銷往廣東、海南、浙江、福建等省,成為欽南區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