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廣州天氣炎熱,氣溫居高不下,較難保存的冰鮮魚保鮮問題再度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但記者昨日了解到,有些不良商販不愿加大保鮮成本,卻通過加大甲醛量對冰鮮魚進行“保鮮”、延長保質期,并通過不法渠道流入市場。為此,業內人士提醒市民購買冰鮮魚時要注意看證購買,并要到有質量保證的市場購買。
“放心魚”有票有證
據介紹,目前廣州地區有三大水產批發中心,包括批發鮮活海鮮的黃沙水產市場、批發冰鮮魚的廣州魚市場、批發四大家魚的番禺三善水產品交易市場。
據介紹,為了讓市民吃到放心魚,去年廣州市政府在廣州魚市場設立了定點檢測冰鮮產品的檢測站,由該檢測站負責核發冰鮮魚“檢測監督證明”或“質量安全檢驗卡”。同時,從去年9月1日起,所有售賣冰鮮魚的檔主都必須出示一份“檢測監督證明”或“質量安全檢驗卡”。
檢測站每天對進入廣州魚市場的所有貨品抽檢40多個樣本,檢測甲醛、二氧化硫、吊白塊等物質,并在魚市場開市前完成抽檢。對檢測不合格的魚貨,檢測站立即責令貨主將不合格產品退出市場。
不法商販“魚目混珠”
雖然政府如此大投入保證冰鮮魚安全,但是,記者昨日了解到,近日的高溫天氣,使得不良商販通過加大甲醛量對冰鮮魚進行“保鮮”、延長保質期,并通過不法渠道流入市場。
據介紹,目前,廣州市內還有一些不規范的市場、甚至是無證市場,為了拉攏更多的租戶,甚至不作任何要求就讓其進入市場,而這些市場都不具備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控設備,其租戶經營的冰鮮魚根本就無需經過檢測。而零售市場方面,一些不法零售商利用可乘之機,在廣州魚市場購貨取得檢測證明后,到不規范市場低價購入未經檢測但價格更為便宜的冰鮮魚。
對此,業內有關人士呼吁零售市場要加大質量安全監控力度。同時,業內人士還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冰鮮魚時,盡量到聲譽好的肉菜市場、超市進行選購。
特別提示
經甲醛浸泡的冰鮮魚顏色會出現過白、手感較韌、口感較硬,如甲醛量加入過大,細嚼時會有刺激感。
廣州市場上的合格冰鮮魚都帶有“檢測監督證明”或“質量安全檢驗卡”,市民購買時注意看證并保留銷售小票。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