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農業部最新統計,今年我國水產品出口額有望達到125億美元,“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9.6%,并且連續十一年居我國農產品出口首位。
農業部副部長牛盾23日在全國漁業工作會議上說,“十一五”期間,我國漁業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深化,產業發展更加注重提高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資源養護和可持續利用。
“十一五”期間,我國水產健康養殖深入推進。據統計,各地共改造老舊池塘1000多萬畝,建設水產遺傳育種中心17個、水產原良種場312個、縣級水生動物防疫站490個,創建1771個標準化健康養殖示范場(區),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等集約化養殖方式迅速發展,養捕比例由66∶34發展到71∶29。
同時,我國國內捕撈業保持平穩有序,作業漁船結構有所改善。遠洋漁業結構繼續優化,大洋性公海漁業比重由46%升至58%,資源開發能力增強,并啟動實施了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項目。
牛盾說,五年來,我國水產品加工能力提高了30%,加工質量與標準逐步與國際接軌。水產品產地抽檢合格率連續5年保持在96%以上,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另外,休閑觀賞漁業蓬勃發展,成為帶動漁民增收和滿足居民文化消費需求的新亮點。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