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昨日獲悉,11月1日,北京將執行新的水產品管理制度,大閘蟹的進京“門檻”將被提高。眼下正值陽澄湖大閘蟹“致癌風波”剛過的敏感時期,此政策的執行被外界猜測與此次風波有關。
對此,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予以否認,認為類似政策的出臺將有利于保障大閘蟹行業的安全。
北京
大閘蟹“進京”要過檢驗關
記者昨日從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員會了解到,北京市將于今年11月1日起執行《加強北京市水產品市場準入管理的意見》。該意見共有10項條款,其中包括建立準入標準,落實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實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等項。《意見》明確表示所有水產品進入北京市場,必須經縣級以上具有檢驗資質的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部門檢驗。業內人士分析,這意味著大閘蟹要想“進京”更加困難。
近來,陽澄湖大閘蟹的“制癌風波”成為各大媒體的焦點,而該政策又準備在這個敏感時候實施,無疑讓人疑心這兩者是否有關聯。對此,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楊維龍會長進行了否認。楊維龍說,北京市早在今年年初就提出要實行準入制,今年8月已由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發布,只是11月才開始實施,并不是針對最近的“大閘蟹制癌風波”。而該制度的實施能確保消費者以及大閘蟹行業的安全。他說:“有制度來規范市場,對于我們以及消費者都是好事,我們也會嚴格執行有關規定。”
據競報報道,昨天,北京市食品辦宣布,北京市場銷售的包括陽澄湖大閘蟹在內的所有大閘蟹檢測合格,北京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臺灣
信任來自陽澄湖的檢驗報告
昨天下午,臺灣“衛生署”謝定宏向記者介紹,目前“問題蟹”正在回收之中。對于“大陸將于月底恢復對臺大閘蟹的銷售”一說,謝定宏說:“我們從沒有禁止大陸大閘蟹進入臺灣,只是根據新措施,進入臺灣時需要附檢驗報告。”
謝定宏表示,已獲悉了晨報關于“大閘蟹協會擬邀臺專家捕檢,如查獲致癌蟹獎百萬”的新聞,“我們對于陽澄湖方面的檢驗報告是信任的,只要符合標準,進入臺灣繼續銷售是絕對沒問題的。”謝定宏稱,目前尚未接到來自陽澄湖方面的相關申訴文件。
上海
西北風雖起,蟹價未大漲
昨天,上海刮起西北風,蟹價隨風回升,不過雌蟹雄蟹價格的漲幅都較小。上海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范守霖估計,“三兩雌四兩雄以上”的大規格大閘蟹價格下周可能出現較大漲幅,但蟹市小規格蟹的行情將保持平穩。
國慶黃金周期間,各地大蟹小蟹競相入市,全市大閘蟹的日消費量最高近400噸。節后到貨量劇減,昨天已降至100多噸。在銅川水產市場,昨天的到貨量已從高峰期的250噸減少到90噸。
市場行情分析師戴鴻根說,由于節后大規格蟹售價大跌,蟹農“囤蟹”等元旦,市場中大蟹減少,售價遂開始上揚。“四兩雄”的每斤批發價黃金周期間曾達60元以上,后來降至36元,昨天又回升到40元上下。“三兩雌”曾從最高價每斤110元跌至75元,昨天回升至90元。但眼下三兩以下小規格蟹是“主力蟹”,入市量占蟹市總量八成,行情一直保持平穩,甚至略有下降。重半兩左右的“銅錢蟹”,每斤批發價僅2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