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陸川縣通過抓龍頭、抓品牌、抓防疫,實施水產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去年全縣畜牧業產值占大農業產值比重、肉類總產量、水產畜牧業人均純收入三大項指標評比計分匯總在全區占第五位,被評為全區水產畜牧業生產十強縣。今年更呈現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陸川縣充分發揮陸川豬、瘦肉型豬、三黃雞、肉鵝、羅非魚等養殖業的優勢品牌作用,通過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建立行業協會,積極開展養殖業標準化生產,促進了水產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去年以來,該縣新建瘦肉型豬場8家,新增瘦肉型豬出欄10萬頭;年內新增三黃雞專業戶70多家,新增肉雞出欄150多萬羽;全縣擁有規模種鵝場3個,新增肉鵝出欄20多萬羽;新增羅非魚養殖1000多畝,山塘水庫綜合開發新增投資500多萬元;建立自治區標準化生產示范鄉鎮6個、養殖示范場58個,組織申請并達到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的養殖場9個;引進可帶動2000戶合作農戶致富的廣東溫氏集團和廣東湛江龍虎豹養殖公司等一批企業,使水產畜牧業走上了飼料加工、畜禽養殖立體發展的新路子。
陸川縣加強動物防疫工作,成立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落實動物防疫經費40萬元,縣、鄉兩級“一把手負總責,確保水產畜牧業健康發展?h、鄉、村、屠場、規模養殖場等層層簽訂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行政領導劃片包干、技術人員分片負責,拉網式地開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豬、牛、羊口蹄疫的春季和秋季突擊免疫工作,切實做到“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畜(禽)、禽不漏針”。同時,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防控知識,使豬鏈球菌病等防控知識家喻戶曉,形成了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確保全縣畜禽養殖業安全無疫。一系列舉措使全縣水產畜牧業得到了健康、穩步的發展。該縣先后被確定為全國商品瘦肉型豬基地縣、全國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實施示范縣、無公害標準化養殖示范縣、牛品種改良實施示范縣、全區畜禽標準化生產示范縣,綜合養殖水平處于全區領先位置。今年1至10月,全縣出欄肉豬65.45萬頭、家禽990萬羽,與上年同比分別增長6.66%、5.59%;肉類總產量7.4萬噸,同比增長6.22%;禽蛋產量5760噸,同比增長5.07%;水產品產量12650噸牞同比增長5.23%。水產畜牧業成為該縣農民增收的好途徑。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