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這兩天國家一級漁港太倉瀏河漁港人頭攢動,六十多艘漁船密密麻麻地依次排在港口,卸船的、搬運的、過磅的、裝車的,忙得不亦樂乎,呈現出一派漁市繁忙的景象。
太倉瀏河漁港是江蘇省最大的海洋漁業基地,擁有港池一百萬平方米,固定碼頭和浮碼頭四十一座,提供專業捕撈、加工、銷售海鮮產品,從業人員達三千多人,年海鮮交易量達五萬噸,被譽為蘇州的“海鮮港”。而圍網捕撈時節的魚船進港、交易熱鬧場面,與捕撈時節后漁民們忙著維修保養、翻曬魚網,成了“魚米之鄉”太倉的一條獨特風景線。
據悉,近年來由于漁輪維修、加油、水產冷藏速凍及與之配套的交易市場一應俱全,福建、浙江、江蘇等地的捕魚船紛紛進瀏河漁港卸貨補給。此外,由于“十一”期間太倉將舉辦海鮮節,上海、蘇州、無錫等周邊經濟發達城市需求量也較大,也吸引了大量漁船和客商的到來。
太倉市漁政站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漁船是今年第一個航次,產量要比去年高出百分之三十。目前已經有六十多艘漁船靠岸,第一航程下來,將有一百二十多艘漁船進港,平均每艘漁船捕撈量可達四十噸,因此今年第一批將有五千噸新鮮海魚下船。據觀察這次進港的船只交易的海魚主要以帶魚、鯧魚、黃魚和青鲇魚為主。業內人士透露,這些水產品再經過整理、切片、烘烤、真空包裝,出口到國外,產值將增加五倍。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