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只有在陽澄湖113平方公里水面上按照標準化養殖的大閘蟹才能被稱作“陽澄湖大閘蟹”。日前,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發布《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下簡稱“辦法”)為確保“陽澄湖大閘蟹”的出身正宗再上一道“安全帶”。
陽澄湖周邊水塘養殖的并非“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說,“辦法”出臺旨在進一步保護“陽澄湖大閘蟹”的品牌。
“辦法”對陽澄湖大閘蟹進行更明確的規定,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經認定基地養殖,符合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品陽澄湖大閘蟹》的“中華絨螯蟹”。
即以后能稱為“陽澄湖大閘蟹”的,只有在陽澄湖113平方公里水面上按照標準化養殖的大閘蟹,這樣,就把一些在陽澄湖周邊塘里養殖的排除在外。目前蘇州已經有107家企業通過了專營銷售陽澄湖大閘蟹的資格審批。達不到國家標準的不能給予專用標志,不得以“陽澄湖大閘蟹”名稱進行銷售。
“辦法”首次提出,會對每一只“陽澄湖大閘蟹”設立跟蹤檔案。
“陽澄湖大閘蟹”在沈銷售正常
蘇州市一養殖有限公司沈陽分公司負責人王威說,新修訂的《商標法》第16條規定: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于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地理標志和原產地命名制度在國外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法國是最早實行原產地保護的國家之一。該制度有助于保證農產品質量,打造品牌。
入秋是食蟹的“黃金季節”,采訪中,王威表示,進入11月份,會有250克以上的公蟹上市,“陽澄湖大閘蟹”近日在沈陽的銷量保持平穩,平均每天可售出近50公斤。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