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昨日,針對陽澄湖大閘蟹在臺灣被“檢出含禁用致癌物質硝基呋喃代謝物”事件,昆山市水產公司已經考慮對臺灣相關單位發出律師函,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也表示,該事件已經給蘇州的大閘蟹市場造成影響,并出現退單和退貨,甚至撤柜,現在協會已經在收集損失情況,以備維權。昆山市政府有關部門對此事也提出了質疑。
當地政府提出三點質疑
昆山市政府有關方面就此事提出三點質疑:第一,9月18日臺灣“衛生署”已對該批次蟹檢驗合格放行,同一臺灣“衛生署”為何于10月中旬再表示9月18日該批次蟹檢測不合格?
第二,以鮮活水產品即檢即放的慣例,鮮活水產品只要檢驗合格即可放行,昆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依據上批次臺灣“衛生署”合格通知,才會再檢驗下批次的蟹,然后銷往臺灣。現在已連續放行了八批次,為何會在八批后才推翻檢測結果?
第三,昆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蟹出口時依國家規定對蟹進行嚴格的檢驗,結果均符合我國有關大閘蟹出口有關標準,為何在臺灣會有如此大的檢測差距。
在采訪中,一些業內人士也指出,這件事情確實有些蹊蹺,現在正是“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覽暨項目推介會”期間,而此次被查陽澄湖大閘蟹也是兩岸合作養殖模式下的產品,“太過巧合”了。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