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針對臺灣有關陽澄湖大閘蟹含致癌成分“硝基喃代謝物”的消息,市食藥監管局昨天表示,該物質向來是本市抽查大閘蟹的指標之一,目前沒有發現過異常情況。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衛監處處長何宇平也表示,這種說法存有疑點。
何宇平認為,幾乎所有化學物品都會致癌,硝基喃代謝物也在其中。不過籠統地說硝基喃會致癌是有疑問的,如硝基喃殘留量達到多少才會致癌;是造成動物致癌,還是人食用后致癌,這些都應嚴格界定并應有標準,而不能一概而論。
食藥監管部門透露,本市在抽檢中,硝基喃代謝物、氯霉素、土霉素、四環素等抗生素一直是監測重點。從近期監測的情況看,本市沒有在大閘蟹等水產品中發現“硝基喃代謝物”含量超標的問題。不過,市食藥監管局提醒市民,大閘蟹蛋白質含量較高,死亡后其所含的蛋白質會變質,此時食用大閘蟹將威脅人體健康。10月仍是本市的“禁醉期”,即不可生產經營醉蝦、醉蟹、醉蟛蜞、咸蟹、醉泥螺等生食水產品。因此,市民要避免食用死蟹或生吃、腌吃、醉吃螃蟹。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