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市通過積極推行“政府引導,水產主管部門組織,龍頭帶動大戶養殖,集中服務”的形式,充分利用地區比較優勢,大力發展漁業養殖,使之成為了農民增收的一條有效途徑。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基地建設,培育漁業龍頭企業,輻射和帶動農民發展漁業養殖。目前,全市已建成娘子關溫流水養殖基地、盂縣梁家寨水產養殖基地、盂縣上社黃沙口百畝漁塘等漁業生產基地,形成了規模經營,實現了規模效益。平定縣娘子關鎮因地制宜,以漁業養殖為支柱產業大力推動當地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得到明顯提高。目前,娘子關鎮溫流水養殖面積達100多畝,年產羅非魚700多噸。同時當地還發展水產養殖戶14戶,養殖水面39畝,運銷大戶9戶,漁業年純收入243.75萬元,每年可為農民增加人均收入1500多元。
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初,在發展漁業養殖以前,娘子關鎮當地村民人均年收入僅為500多元,農民收入方式單一,生活水平普遍偏低。為此,娘子關鎮依托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娘子關電廠的余熱水,引導農民進行羅非魚養殖。自從發展漁業養殖以來,村民人均年收入逐年提高,上世紀90年代初達到2000余元,而目前已達到3900元左右。當地個體養殖戶趙軍介紹說,在從事漁業養殖之前,他家6口人的年收入為1萬元左右,生活水平比較低。通過多年的水產養殖,他家平均年收入已增加到了10萬元左右,生活也比較富裕了,基本實現了小康。不光是他一家,村里很多人都是通過漁業養殖走上了致富路。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