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香港媒體1月26日報道稱,近期熱賣的人民幣債券突遇冷鋒,漁業股太平洋恩利旗下的新加坡上市公司恩利資源,早前計劃發行一筆約13億元人民幣的合成債券,然而因市場反應欠佳,公司證實已暫時擱置。
被形容為“假人債”的人民幣合成債券,即是以人民幣計價美元等其它貨幣結算的債券,發行與買賣與普通美元債并無區別,只是多了人民幣的概念。報道稱,由于該種債券毋須內地審批,故近月成上市公司集資新途徑,而且炒作甚烈,然而此次卻是近年來首見叫停發行安排。
報道引述基金界人士解讀稱,事件反映市場已回復理性,熱潮勢將大幅降溫。
對于成為近年首只路演后卻叫停的合成人民幣債券,報道引述接近太平洋恩利的消息人士稱,主因為上周股市下跌,令市況訊息較為混亂,兼且同期恒大地產及瑞安房地產等發行的人民幣優先票據,息率高達7%至9%以上,與公司愿意承擔的息率有差距,認為現時以高息發債未合符其預算,因此決定暫緩計劃。
報道援引恩利資源早前發布的銷售文件顯示,其原計劃發行不多于2億美元,約值13億元人民幣的3年期債券,目標收益率約為5.5%至5.75%。承銷團包括美銀美林、匯豐及渣打。按日程本應于上周五定價,但前日傳出反應欠佳要延遲,昨天終獲證實。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