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鱖魚:成本上升 抓住市場規律是關鍵
鱖魚又名桂花魚,常見養殖品種有翹嘴鱖、斑鱖等,尤以翹嘴鱖最為常見。主要在廣東、湖北、江蘇、安微等地養殖。
鱖魚市場價格往往呈現規律性的較大幅度波動。2010年同樣如此:從2-5月份,價格都基本在24-26元/斤波動,6-9月份處于一年高位,在30元/斤左右,而10月份后價格逐漸回落。進入12月份后在20-21元/斤,按照今年的養殖成本計算,該價格已經在成本線徘徊,甚至已經跌破成本價。
據了解,往年10月份之后,鱖魚往往大量上市,價格會逐漸降到最低位,但春節前半個月左右又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按今年1月中旬的市場來看,價格沒有發生回升。分析原因,相關人士認為,由于氣候、種苗等原因,往年10月份就開始大量上市的鱖魚,上市期推遲至11月底,造成了量的擠壓,價格難以回升。而另一方面低迷的價格進一步抑制了養殖戶出魚的熱情,形成了惡性的循環。
據介紹,由于鯪魚、麥鯪等鱖魚的餌料魚產量下降,價格上漲,鱖魚的養殖成本從2009年的14-16元/斤,提高到了目前的20-22元/斤。所以相比往年同期,2011年目前魚價并沒有下降,但是養殖戶已經從略有盈利變為虧本狀態。
種苗方面,鱖魚出苗時間一般在清明前后,放苗的規格一般在3cm以上,8月份左右就可有新魚陸續上市。3cm的苗在0.5元/尾左右。
相對于市場波動,業內人士認為,鱖魚養殖風險更多體現在養殖成功與否。因為鱖魚市場波動有一定的規律性,但也正是因為養殖年限較長,養殖的池塘老化加上種質的衰退,病害發生頻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