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今年,我一共承包了9個蝦池,預計能產一萬多斤蝦,根據市場行情預計純收入四、五萬元。”東營區勝利街道王營村的薛立光對記者說。位于黃河三角洲上的東營市東營區積極大力進行水產養殖結構調整,實施“科技興漁”戰略,引進培育“名、優、新、特”品種,形成了“科技興漁、漁業興 ”的喜人局面。
東營區充分發揮土地資源豐富、水源充足和市場需求量大的優勢,本著“擴大規模、膨脹總量、依靠科技、提質增效”的總體思路,因地制宜,根據市場需求變化特點,進一步加大名優品種引進力度,先后引進50多個新品種進行示范養殖和推廣。同時這個區大力實施“千村萬戶農民科技培訓”工程 ,已舉辦水產名優品種養殖技術培訓班9期,培訓漁民352人次,積極引導漁民嚴格技術操作規程養殖,大力推廣無公害養殖、綠色生態養殖,促進了漁民增收、漁業增效。
東營區還把發展休閑漁業作為漁業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先后在全區建起勝陽垂釣、黑泥洼垂釣場、洪發垂釣場等集觀光、垂釣、餐飲于一體的休閑漁業區21處,實現年產值500多萬元。截至目前,東營區水產養殖總面積達到17.7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31000多噸,實現漁業產值1.87億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