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韓國《亞洲經濟》2月23日報道,因受口蹄疫與禽流感影響,韓國市場肉類食品價格一路暴漲。近日,青花魚、魷魚、帶魚等豐富市民菜籃子的水產品價格也開始瘋漲,讓越來越多的韓國市民感覺到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
韓國流通業界本月22日表示,由于今年南海與日本海海域的水溫相對歷年來說較低,再加上暴雪與大風浪天氣導致水產捕撈量減少,而另一方面肉價的上漲令更多的消費者不得不轉而購買水產品,一時間水產需求大幅增加,因此出現供不應求局面。
近日,韓國產魷魚的批發價格達到了每只2898韓元(約合16.92人民幣),與一年前的1949韓元相比增加了48.7%。
去年雨季時,因降水量不足,浮游生物減少,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魷魚捕獲量也縮減了20%,因此市場供應量相應減少。
報道指出,除了新鮮魷魚外,冷凍魷魚也出現儲備量減少價格暴漲的情況,魷魚產地的批發價格為每箱(33只)3.7萬韓元,高于一年前的價格。此外,魷魚進口量減少,魷魚加工食品到了每100克700韓元,與8個月前的價格相比上漲了40%。
此外,小黃魚的價格也出現較大的漲幅。很多大型超市出售的小黃魚每條價格達到2280韓元,與去年相比上漲了2倍之多。而青花魚每條批發價達到了4380韓元,與一年前相比上漲了41.9%。據悉,這是由于韓國產青花魚的捕獲量與歷年相比減少了30%所致,特別是400克以上的大青花魚的捕獲量減少了80%。
報道稱,為應對水產價格上漲,韓國一些大型流通企業引進了相對便宜的進口水產。易買得與GS超市分別出售加拿大與日本產青花魚。一些百貨商場也開始出售進口水產,如樂天百貨引進了50噸泰國產冷凍章魚。
韓國自去年口蹄疫爆發以來,肉類價格扶搖直上,物價漲幅也超過了預期值,近日水產價格的上漲有可能引發新一輪的漲潮。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