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5年內,合肥龍蝦養殖產量將達5萬噸;7年內,養殖產量將達10萬噸!昨天,記者從合肥市畜牧水產局獲悉,根據該市出臺的龍蝦產業發展規劃,未來7年合肥龍蝦的養殖產量將成倍增加,相當于目前每年1.3萬噸的近8倍。
合肥市畜牧水產局有關人士介紹,近年來龍蝦已成為該市的養殖業支柱產業之一,是該市大農業出口創匯主要產品。合肥市有近10家龍蝦加工出口企業,年加工能力2萬多噸,但由于蝦源不足,加工能力只能滿足1/4。有關統計數據表明,合肥市有近4000戶專營龍蝦餐飲店,就業人數約8萬人。旺季時合肥市每天可以銷售400~500噸,全年銷售量可達5.4萬噸,該市僅餐飲業銷售收入就可高達8.1億元。
但由于龍蝦繁育及養殖技術普及緩慢,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格局尚未形成,雖然合肥市周邊有固定的龍蝦養殖戶8000多戶,人工養殖的水面達3.8萬畝,但龍蝦的養殖產量只有1.3萬噸,遠遠滿足不了出口和本地市場消費的需求,因而造成合肥龍蝦供不應求,市場批發價格逐年上漲,從前幾年每公斤三四元漲至現在每公斤十幾元。
合肥市為提高龍蝦整體效益,打造龍蝦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出臺了龍蝦產業發展規劃。規劃中發展目標為:在2007年和2008年兩年時間內,在有龍蝦養殖基礎的長豐縣下塘鎮和包河區大圩鄉創建20個龍蝦與水稻輪作試驗示范區,總面積15000畝。以試驗示范區為核心輻射區,利用3~5年時間帶動“三縣”、“四區”農戶發展蝦稻輪作面積15萬畝,養殖產量達5萬噸,5~7年時間發展到30萬畝,養殖產量達10萬噸。
根據規劃,合肥市還將出臺政策,鼓勵和激勵龍蝦養殖,拿出專項資金獎勵到田到戶,配套專項資金用于培訓人才、改良品種和辦點示范,合理利用沿湖低洼地,推動龍蝦產業發展。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