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0月19日,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官員瞿文豪、黃婉儀一行奔赴益陽市大通湖區,實地考察注冊供港食用水生動物養殖企業——湖南和平水產有限公司。在對飼養管理全過程進行近乎苛刻的現場驗收后,該公司4.3萬畝大湖養殖水面被正式確定為供港食用水生動物養殖場,成為目前湖南唯一一個鮮活水產的供港基地。隨行的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供港基地的建成,為益陽乃至全省的水產品出口香港,并打通了由香港銷往東南亞的通道。
大通湖水域遼闊,是湖南最大的全封閉內陸淡水湖泊,湖內水生資源十分豐富。依托這一優勢,和平水產公司從小到大,由弱到強,迅速成長為集養殖、銷售、加工于一體的龍頭企業,年貿易額達2.8億元。為打造一流的出口基地,公司投入近3000萬元,除對原有基地進行改造升級外,還對臨湖的3000畝基地進行了重點開發,建設高標準精養池塘,并在基地建立電子監管系統,及進掌握生產動態。近年來,企業還分別在江蘇、安徽、湖北、江西等省建立養殖基地,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為讓“大通湖牌”水產品走出湖南,和平公司先后在全國10個城市建立銷售網絡。11輛大型活魚輸車往返穿梭,及時將益陽及外省基地的水產品銷往全國各地。2004年8月,公司在廣州南海區投資200多萬元,建設水產品批發市場,去年批發銷售量達1300萬公斤,實現銷售額近1億元。
讓益陽水產品直銷香港,實現利益最大化,這是和平水產公司決策者的理想。去年,該公司抓住機遇,在商務、畜牧水產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層層申報,經湖南、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嚴格檢驗和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的多次抽檢,終于認定“大通湖”牌水產品符合《供港澳食用水生動物檢驗檢疫管理辦法》。去年10月,國家出入境商檢局向和平公司頒布發《出境動物養殖企業注冊證》。這一注冊,實現了湖南鮮活水產品直接出品香港零的突破。今年2月,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確定和平公司在大通湖的4.3萬畝養殖水面為供港基地,其鳙魚、草魚、鯽魚、黃鱔、大閘蟹等可直接進入香港水產商會成功合作,在香港九龍、元朗建立水產品批發門市部,日銷售近2.5萬公斤,并通過香港轉銷到臺灣、新加坡、韓國。目前,每天供港的“大通湖”牌黃鱔、鯽魚分別占香港水產品市場的80%和60%。今年頭9個月,該公司出口到香港的鮮活水產品達82萬多公斤,全年計劃銷售總量為262萬公斤。為確保產品質量,該公司在魚的頭部與背鰭貼掛“大通湖”牌的標識,讓消費者吃上放心魚。
在我國,大水面養殖都是鳙魚當家,占總量的80%以上。不少企業想進行鳙魚深加工,但鳙魚頭占了三分之一,因出肉率低而作罷。今年上半年,和平公司與香港水產商會攜手,在益陽市農產品加工中心征地108畝,投資6000萬元組建湖南廣益水產有限公司,從事鳙魚頭加工,產品直銷香港。公司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在3億元以上。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