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年來,大化瑤族自治縣巖灘庫區移民通過推廣科學養殖新技術和進行標準化生產,庫區漁業生產取得了可喜成績。目前,巖灘庫區應用新技術、參加標準化養殖的庫汊有86個,示范養殖面積2600多公頃,占全縣水產養殖面積的95%,公頃產量1.5噸,移民收入穩步增加。
巖灘水電站1992年蓄水發電后,形成的庫區水域面積達15萬畝,是發展生態漁業的理想之地。當地黨委、政府因地制宜,通過宣傳、科技培訓等形式,積極引導移民走科學養殖、規模養殖之路。同時,縣畜牧水產部門按照“統一規格、統一品種、統一種養密度、統一病蟲害防臺”的“四統一”要求,通過加大培訓力度和技術跟蹤指導,有計劃地舉辦培訓班,讓水產養殖大戶現場做示范,無償為群眾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并聘請專家教授舉辦科技講座,解答疑難問題。據統計,兩年來共舉辦漁業標準化生產培圳班3期,推廣新技術13項,培訓庫汊業主153人次,面上指導培訓2000多人次。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