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對于臺灣有關部門稱“大陸大閘蟹被驗出含致癌物質硝基呋喃代謝物殘留”的說法,江蘇 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有關處室的負責人20日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我們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各類檢測設備,檢測程序規范嚴密,我們的檢測數據是可靠的!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衛生署”食品衛生處18日表示,9月16日運抵臺灣的一批629公斤大陸大閘蟹,被驗出含致癌物質硝基呋喃代謝物殘留,運營商為臺北昆山陽澄湖水產有限公司。
得到這一信息后,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監管處副處長張敬友等人19日趕到昆山了解情況。昆山市政府也于19日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調查結果:今年9月初至10月12日,昆山市水產公司經昆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合格出口的大閘蟹共10批,其中到臺灣8批2570公斤,韓國2批120公斤。這些出口產品,昆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都作了抽樣檢測,各項結果均合格,其中硝基呋喃代謝物的量低于0.5ppb,屬于未檢出。其中,9月15日銷往臺灣的629公斤大閘蟹,經臺灣“衛生署”檢驗,于9月18日檢驗合格后允許在臺灣市場銷售,該批次《輸入食品查驗證明》于9月29日出具并傳給公司。
張敬友說,江蘇省在強化養殖企業注冊登記制度的基礎上,嚴把大閘蟹養殖過程中的“五個關”,從螃蟹苗的引入、藥物的使用、飼料入場、養殖場的水質、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包裝材料,都有嚴格的要求。“例如,所有引進的螃蟹苗都必須進行隔離飼養,經過硝基呋喃等禁用藥物檢測合格后,才能投入正常生產。在藥物使用上,養殖場所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藥物管理和使用規定,不購買、存放、使用禁用藥物以及無生產廠家、無成分及使用說明、無批準生產文號的藥物!
張敬友說,大閘蟹出口前,還要通過檢驗檢疫的“四道檻”,包括報檢手續、出口發運、企業誠信、監控檢測等。在監控檢測時,還要根據出口國或地區的要求,加大抽樣檢測力度,完善監控檢測的頻率和項目。一旦發現問題,會立即啟動風險預警機制,緊急暫停該水域的產品出口。
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主任蔣原告訴記者:“大閘蟹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檢測內容,均由專業人員完成檢測。今年以來,我們沒有在出口大閘蟹送檢樣品中發現異常!
蔣原說,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有三個國家質檢總局的重點實驗室,分別是動物檢疫實驗室、植物檢疫實驗室和食品實驗室,均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委員會的認可。其中食品實驗室還是國家質檢總局蜂產品及殘留檢測重點實驗室,是中國對歐盟委員會推薦的8個基準實驗室之一。近幾年來,食品實驗室參加了多次國際間的實驗室水平測試,均獲得優良成績,出口到臺灣地區的大閘蟹送檢樣品就是在這一實驗室檢測的。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