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溢油應急響應推薦性標準,不應孤立起來推薦。以作業者應急技能標準而論,應為海洋石油天然氣崗位技能標準中有關應急和緊急應對技能標準的補充。以海上安裝物可靠性評估標準而論,應為海洋石油天然氣海上安裝物可靠性評估標準中有關溢油和環境風險評估標準的補充。
考慮應急響應推薦性標準時必須考慮國家的環境標準。國家的環境標準是溢油應急響應實施的重要基礎,也是溢油應急響應活動監督和管理過程中各種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判斷的基本參照和依據。在涉及國家的環境標準款項中有強制性規定時,推薦性標準的表述應有相應的表示,也可直接表述為強制性標準。
應對海上溢油風險
為滿足國家飛速發展的經濟需求,中國近海海域已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之一。隨著海洋石油天然氣儲藏的重大發現,中外方作業者增多,其海洋環保表現和應急水平參差不齊,溢油事故有明顯增加。海底油氣管道的加長延伸,監管不力和人為破壞增加溢油事故發生。根據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統計,海上碰撞造成油品和化學品溢泄事故逐年上升。重大溢油污染事故不僅損害了漁業和旅游業資源,造成巨大經濟損失,還毒化了海洋生態環境。
如何應對明顯增加的溢油風險,一直缺乏有效的綜合管理體系,各個行業、企業在海上應急事務上主動合作性不強,聯系松散,各個大油公司應急產業自起爐灶,應急設施重復建設、作業程序自成體系的現象嚴重。迫切需要一個高效綜合管理體系來整合各方面資源,規范作業程序。建立溢油應急響應標準體系是提高國家綜合抗災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
應急響應標準體系籌建的必要性
溢油應急響應的推薦性標準,來自應急響應行業管理上的需要和主觀上的各溢油應急響應組織已趨成熟的經驗主張。例如,這些應急響應組織已經有系統地提出應急響應作業的各類作業指導書,應急設備操作手冊和使用記錄;針對不同作業環境和應急目標的計劃版本和撰寫格式;針對不同設備使用條件的維護維修方案,更重要的,是對這些規定執行的有效監督和良好的作業實踐。
需要總結歸納的推薦性標準計有:
溢油應急響應作業推薦性標準:
1.溢油應急響應計劃推薦性標準;2.近海海域溢油應急響應作業推薦性標準;3.岸線清理應急響應作業推薦性標準;4.陸地溢油應急響應作業推薦性標準。
應急響應崗位培訓推薦性標準:
1.一級溢油應急響應現場操作應知應會;2.二級溢油應急響應現場指揮應知應會;3.三級溢油應急響應現場協調應知應會。
設備可靠性排查推薦性標準
1.應急響應設備的可靠性排查推薦性標準;2.應急響應設備的檢修方案;3.海上工程可靠性排查推薦性標準。
籌劃推薦性標準強調:涉及管理,文件控制,服務質量控制等與質量有關的內容,直接使用ISO 9001 2000 標準。
涉及管道閥門操作,維修作業中的電氣,機械,熱加工等與生產處理崗位技能培訓標準相關時,直接使用后者標準。
不提出暫時性的推薦性標準。標準系統持續穩定的時間越長,標準化成本越低,效益也最好。
推薦性標準之間的相關性和匹配性,不允許出現交叉和重疊。
溢油應急計劃和資源配備
根據推薦性標準要求為客戶編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國際行業要求的溢油應急計劃是應急響應組織的一項重要服務。包括港口碼頭,海上平臺,陸地終端,船舶和鉆井在內的溢油應急計劃在編制強調和格式上與行業標準的要求相符合。應急響應計劃必須是:現實的和實際的,并易于使用;應急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容易理解;定期進行評估,評審和更新;適用國家環境安全法律。
推薦性標準要求應急響應計劃必須有效評估環境安全因素。確保計劃中包括了評估方案,安全因素鑒定記錄和一個獨立的、有法定評估資格的評論,確保計劃實施的有效性。應急計劃不應也不可能為船型,圍油欄,撇油器提供具體的指南。那是各類作業指導書和設備操作手冊的事。推薦性標準要求計劃的制定者必須在計劃中考慮作業中的許多變數。如海域、區域的作業條件限制,符合應急規模的可用設備的類型和尺寸,工作性能等。推薦性標準不要求計劃提供具體的設備菜單,而側重于提出根據風險評估計算出來的所需要的應急能力。在選擇評估方法和決策工具檢驗海上設施和油氣井時,海上應急響應作業者有更多的自主性。
對應急響應演習方案的制訂并無推薦性標準但有可供參考的案例。應急響應演習必須強調演習的目的,針對性以及對演習是否達到目的的評估。通過運用風險分析而確定目的,從演習的各個階段的調研、程序設計、資源配置和安裝調試、一直到演習結果評估,都要依照演習方案實施。參考案例的好處在于給演習歸類,作為樣本方便類似演習方案的編寫和制訂。
海洋工程的可靠性評估
為滿足客戶申請作業許可或更新的要求,幫助作業者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海洋工程在環境安全上的隱患及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對所有在中國水域安裝作業的海洋工程體抗擊溢油災害實際能力和溢油應急響應設備可靠性提供檢查評估和維修服務是必要的。
在可靠性評估上,總是要依賴于人的判斷和綜合評估能力,這會出現評估結果的因人而易的不確定性。為了避免的這種隨意性和更廣范圍的處理海上工程環境安全環保評估和可靠性問題,推薦性標準指導下的量化方法是必要的。這些在應急響應組織中使用的各類算式支持實際作業的決策并有一定程度的可信度。在推薦性標準的籌備中,行業內各應急響應組織有必要對這些使用中的算式加以標定。
需要關注的問題
為了實現溢油應急響應推薦性標準與國際行業標準的一致,在目前溢油應急響應國際行業標準缺失的條件下,應強調進行通盤考慮,方便擴展和升級。
溢油應急響應是跨學科、跨領域,多學科有關的行業。體現在標準的制定上,會出現與相關部門分別制定相同類型的標準的情況。因此,要主動與標準化主管部門及時溝通,統一步調和協調。
以提高崗位實際應急操作技能為重點,強化崗位培訓和OPRC分級培訓。要充分利用現有培訓資源,全面提高崗位操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加強溢油應急響應管理和?加強應急預案的編制和演練,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強化責任心和對標準的執行力。
加強科技投入和風險評估,提高科技創新對溢油應急響應標準化的促進工作,重視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的應用,增加推薦性標準的技術含量。
結束語
標準是企業開展各項研發和工程項目的基礎,是整體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標準或行業推薦性標準的建立,可以在國際行業組織中取得制定規則的優勢,相當于開發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在行業標準化歷史中,由我國和我國企業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微乎其微,大多情況是被動地參與和被動地采納。為了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溢油應急響應推薦性標準制定仍是一片空白,應該是很好的機遇,需要跟蹤及早下單,主動參與和盡快將推薦性標準建立起來。這會大幅度提升我國的應急響應水平和國家應對突發事件應急應對能力。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