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陽澄湖大閘蟹在臺被指致癌,京滬穗緊急抽檢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昆山市質疑臺灣“大閘蟹致癌”說
本報綜合報道臺灣“衛生署”18日表示,從昆山陽澄湖水產公司購入的大閘蟹驗出致癌物質。有記者致電臺灣“衛生署”了解到,到目前為止,共發現7批共3000多公斤產品含有禁用致癌物質硝基喃代謝物。
硝基喃是一種可致癌的亞硝酸類的抗生素。
據介紹,今年9月1日至10月12日,內地銷到臺灣的大閘蟹共514批,臺灣“衛生署”調其中59批抽檢,結果顯示,至少有一批629公斤驗出含致癌物質硝基喃代謝物。臺灣衛生部門已緊急要求業者回收相關大閘蟹。北京市食品安全辦有關負責人19日表示,現在正是大閘蟹上市的季節,為確保市民食用安全,已經開始部署對大閘蟹市場的全面檢查。19日上午,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也兵分兩路,對該市銷售的大閘蟹進行專項抽檢。19日,廣州市派人到主要的水產品交易市場黃沙市場對大閘蟹進行緊急抽檢,暫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對此事件,江蘇昆山市高度重視。昆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鄭科長表示,他們的檢疫是沒有問題的。昆山市水產公司負責人表示,昆山的螃蟹從入水到出口都是由昆山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全程跟蹤,不可能出現問題,“我們正在考慮,近日去臺灣召開新聞發布會”。
19日,昆山市政府通過調查,對島內的檢測結果提出質疑。據該市有關部門介紹,臺灣“衛生署”委托的“標準檢驗局”在9月18日已對該批次大閘蟹檢驗合格放行,隨后又出具了書面證明,而29天后同一部門卻又拋出“致癌說”,兩者前后矛盾。為何會連續放行8批后才在10月中旬推翻9月18日的檢測結果,使得復檢成為不可能?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