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特別報道:新華社消息,國家質檢總局昨日公開表態,今年以來,中國大閘蟹出口量已經達到743噸,沒有發生質量衛生問題。
“我們歡迎臺灣有關方面來陽澄湖和我們一起檢查。如果檢查不出致癌物,對方應負全責。”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昨日向早報記者表示。
自“陽澄湖大閘蟹在臺灣檢出致癌物”后,早報記者前天和昨天均在昆山當地調查采訪。在昆山的玉山農貿市場,早報記者看到大閘蟹銷售十分紅火。
在北京地安門西大街、北海后門旁的蘇州陽澄湖大閘蟹協會特許經銷商東吳行,早報記者看到,該大閘蟹專賣店雖然只有約20平方米,但各色大閘蟹齊全,當天賣出不少。
僅在昆山陽澄湖周邊,直接從事大閘蟹養殖的蟹農就有2600多人,而在蘇州地區從事陽澄湖大閘蟹經營的從業人員達數萬人。楊維龍表示,據不完全估算,陽澄湖大閘蟹每年對昆山市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即產值達到2至3個億,而對沿湖經濟產業的帶動則要達到40至50個億。“陽澄湖大閘蟹產業輻射到周邊的蘇州、無錫、常州等,帶動了旅游業、餐飲業、運輸業、銷售業等各個行業的聯動發展。”
陽澄湖大閘蟹全部是采用生態養殖,美味的螺螄肉正是陽澄湖大閘蟹最主要的食物。
陽澄湖地區最大的大閘蟹養殖戶之一、兩湖中華絨螯蟹良種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惠良對“陽澄湖大閘蟹含致癌物”的說法也感到憤慨。“目前,陽澄湖大閘蟹全部是采用生態養殖,根本不使用抗菌劑,也沒有任何人工飼料。”
早報記者在王惠良的350畝養殖基地看到,蟹農們正在往湖面上拋撒野生螺螄。“小蟹吃小螺螄,成年大閘蟹會在螺螄從殼內探出頭時發動攻擊。”他說,基地每次投放餌料的品種、數量和時間都有詳細記錄。
目前,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已經對現在的資料進行了全面檢查,確認昆山陽澄湖水產有限公司發往臺灣的前五個批次大閘蟹都具備從原產地檢驗檢疫到抵達臺灣口岸后的臺灣“衛生署”查驗證明,資料和手續都十分齊全。
楊維龍會長透露,從明年開始,陽澄湖大閘蟹養殖基地將強制蟹農實行餌料投放記錄制度。“臺灣方面如果愿意派人來現場抽檢,雙方將簽訂協議。如果抽檢發現陽澄湖大閘蟹硝基呋喃代謝物不合格,陽澄湖當地將承擔自己的責任;而如果抽檢完全合格,臺灣方面應當賠償陽澄湖蟹農因此遭受的損失。”
鏈接
早報記者 鄒娟
昆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檢驗檢疫科透露,陽澄湖大閘蟹列入了國家原產地保護產品范圍,檢驗檢疫極其嚴格。第一次檢驗是蟹苗投入后的一個月內,昆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會對養殖的水質、幼苗的質量、飼料、餌料進行檢查,以查明其水質是否符合養殖標準,蟹苗是否含違禁藥物、養殖場是否有注冊備案等。隨后在每年8月底9月初,檢驗檢疫局除了需要檢查陽澄湖大閘蟹的長勢外,還特別檢查其體內是否含有抗生素、重金屬以及硝基呋喃等違禁成分。
早報記者 鄒娟
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透露:目前協會已組成若干小組對整個陽澄湖水域進行再次調查,同時他們對全湖區受損情況進行匯總評估。昨日,協會調查小組已分散到陽澄湖的各個監測點,對湖區水質、大閘蟹的質量、企業經營情況做全面的調查,結果預計在一周后公布。“這樣大規模徹底的調查,就是為了把陽澄湖大閘蟹的‘家底’說清楚,省得再次含冤。”為了進一步證明清白,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已向所有的出口會員單位收集信息。“大閘蟹是一批一批出去的,不止一家公司,同一批次產品在其他地區沒有問題,不可能在臺灣就有問題了。”
南方漁網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