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市海洋與漁業局大亞灣分局日前制訂了《大亞灣區漁村漁民養殖發展規劃方案》,該方案規劃發展11個養殖區,其中7個為新建的養殖區。規劃發展的11個養殖區包括重點發展的2個抗風浪網箱養殖區,3個傳統網箱養殖區,2個轉產漁民發展養殖預留區,1個貝類養殖區和3個臨時網箱養殖區。同時,還將發展抗風浪深水網箱養魚、建設大亞灣區鮑苗繁育基地和漁村休閑觀光旅游業等項目納入新漁村建設計劃中。
大力推廣健康養殖模式
該局將采取優化產業結構的措施,提高漁業發展質量。主要措施有:一是大力推廣健康養殖模式。如抗風浪深水網箱養魚新技術,近海傳統網箱生態養殖模式;推廣使用人工配合飼料,減輕水產養殖自身污染,如防止海水出現“白水”現象;增殖護養海膽、巴非蛤等水產品種;推廣金鯧魚、石斑、紅魚等優良品種的魚塭精養技術;引進高效益、自動化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設施,推廣鮑魚、海膽、多寶魚、膜斑牙鲆等品種的工廠化養殖。二是加強海水水產苗種基地建設。提高當地水產苗種繁育生產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重點加快海水魚、貝苗種場的建設。三是調優海洋捕撈結構。嚴格執行海洋捕撈許可制度和休漁期、禁漁區制度,加大力度推進漁民減船轉產,進一步控制近海捕撈強度,拓展深海釣鰻業,實現捕撈業可持續發展。四是引進龍頭企業,發展外向型漁業。
擬建冷凍廠和2個水產品批發市場
該局計劃引進廣東省抗風浪深水網箱養殖設備定點生產廠“深圳中油公司”,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優質產品出口基地,挖掘合作潛力,把“公司+農戶”的合作形式引入大亞灣水產養殖業,以養殖金鯧魚、鰤魚、軍曹魚和鮸魚出口外銷為主,積極開拓水產品國際市場,重點是攻占我國港澳臺和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市場,進一步開拓美國市場和東盟水產品市場。
另外,將爭取省級漁業專項發展扶持資金,建設大亞灣冷凍廠,澳頭、霞涌水產品批發市場,改造燈塔魚露廠,在該區培育出省級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綠色食品標志、無公害水產品標志。
漁民稅費負擔減少50%以上
近年來,大亞灣區執行有關漁民減負、扶持漁民減船轉產和柴油漲價補助等“惠漁”政策。據了解,大亞灣區漁民各種稅費負擔大幅減少50%以上,農業特產稅已全面取消,年產值上百萬元的漁船全年上繳的各項規費不超過4000元;今年發放柴油漲價補助達493萬多元。已取消漁船管理費、港口衛生費、過港治安費,免征漁業船舶變更費、登記費、海洋漁業船舶船員考試費、漁業捕撈許可證工本費,免收漁民海事調解費、治安聯防費。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