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眼下,正值吃海鮮的好季節。哈爾濱市的海鮮市場上各類海產品物美價廉,然而隨著近幾年來不斷出現的問題海鮮,市民們在大飽口福之余,也開始對海產品安全問題表示質疑。
記者調查發現,哈爾濱市在對海鮮產品檢測、管理方面存在空白,各部門都不管“這一段”,因而吃放心海鮮還是個問題。
記者在哈爾濱市的大型海鮮市場上看到,由于正是螃蟹的上市季節,市場上滿是銷售各類螃蟹的攤床。幾位攤主介紹說:“現在的蟹子特別肥,而且黃滿,購買者特別多。”好幾個攤位上都在銷售“陽澄湖大閘蟹”,銷售人員稱這種蟹子是蟹中之王,味道特別鮮美。盡管攤主都稱自己銷售的是陽澄湖閘蟹,但價格相差卻特別大,有的每公斤賣價僅50多元,有的卻高達二三百元。記者問一位年輕的攤主,所銷售的這些蟹子是否經過安全檢測?攤主奇怪地搖頭表示,沒聽說過海產品也要檢測呀。另一位銷售者不滿地嘀咕:“海鮮也不是蔬菜,得使用農藥,都是海水里養大的,能有啥不安全的?”記者在市場上走了一圈,發現許多銷售者對于記者提出的“海產品是否經過檢測”的問題都顯得驚奇,紛紛表示沒有進行過檢測。
采訪中,大多數市民對于海產品的安全都表示心里沒底兒。市民孫冬浩說,吃了這么多年的海鮮,從未聽過海鮮檢測的說法,因此也不知道海產品究竟是否安全。海鮮真如銷售者們所說的那么安全嗎?據有關專家介紹,由于海水受到人畜糞便、垃圾、污水等污染,各種海產品均有可能帶有對人體有害的細菌。還有一些養殖的海產品,在養殖過程中使用了一些化學殺菌劑,食用帶有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蟲的海產品,將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急性腸道傳染病和食源寄生蟲病等疾病。
哈爾濱市市場上銷售的海產品究竟有沒有管理部門進行相關檢測?對此問題,記者采訪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衛生監督所、市工商局、市疾病控制中心等相關管理部門,都被告知沒有對海產品進行過相關檢測。由此看來,哈爾濱市市場上銷售的海產品的安全檢測尚屬空白。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