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休閑漁業”成為包頭市漁業發展的又一亮點。
包頭市的休閑漁業從九十年代后期起步,到現在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從最初的單一垂釣發展到現在的集旅游、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綜合休閑漁業,實現了漁業資源的就地轉化增殖,提高了水產養殖附加效益。
目前,包頭全市從事休閑漁業經營的場戶有87家,年創產值930萬元、收入460萬元,其中2006年新增40家。在經營過程中,各漁場戶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以市場為導向,因時制宜,走特色路,打優勢牌,實現休閑漁業的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提速發展。開放垂釣的品種已由過去單一的鯉魚,增加到現在的鯽、魴、草、淡水白鯧等名優品種。同時不斷改善 旅游、餐飲、娛樂設施,為消費者提供娛樂、餐飲、休息的場所,創造良好環境氛圍,提高服務質量,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為包頭市漁業發展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