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日前,日本附近海域的魚類體內也檢測出放射性物質超標。由于日本市民對本地水產品不放心,使得浙江象山水產品出口明顯增長。
看著新一批鲅魚通過檢驗送向日本,寧波富毅華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俞華忠又松了口氣。這已經是自日本地震發生以來的第14批貨了。不過他還不能歇著,因為日本采購商又追加了訂單,這讓原本就滿負荷運作的公司更加忙碌。
象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員王崗說,從去年的數據來看,象山出口的鲅魚占了整個日本鲅魚市場的半壁江山。受日本地震影響,以鲅魚、魚糜和魷魚為代表的象山海鮮產品需求量大幅上升,價格也有10%左右的上浮。
象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從3月11日至31日,象山對日本出口水產品達66批次、重量2244.62噸、出口額756.36萬美元,環比分別增長312.5%、297.1%和471.4%。
日本是寧波水產品的第一大出口國。寧波市水產行業協會副會長沈惠香表示,地震對寧波海鮮出口的影響比較明顯。
“除了鲅魚,受益大的還有活鰻的出口,中國活鰻大受青睞,現在出口價格已經從120元/公斤上升到190元/公斤,創歷史新高。”
沈惠香說,寧波當地不少企業還接到了加拿大、美國等國魚糜客商的訂單,他們之前都是從日本進口相關產品。
在王崗看來,日本地震對海鮮出口的影響可能是持續性的,因為他們已經接到了來自歐盟方面要求加強輻射含量檢驗的建議,“這會對出口企業和檢驗檢疫部門提出更高的要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