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巨型淡水魟魚(Photograph by Zeb Hogan, AP)
這個圖冊是關于全球水問題的物種新聞系列的一部分。
湄公河流域的大規模筑壩計劃將會威脅到很多巨型魚類,這種巨型淡水魟魚只是其中一種。
上周(3月底)四個東南亞國家舉行會議,決定是否推進在湄公河上建設十一座有爭議的大壩。
這些大壩用來給這個地區提供電力。但是,環保人士擔心,它們將會擾亂湄公河數十種極度瀕危物種賴以生存的脆弱淡水生態,從而還將威脅到靠河吃飯的當地社區。
這條巨魚由新秀探險家 Zeb Hogan 2002年在柬埔寨-越南邊境附近發現,長達4.13米。
2. 湄公河巨鯰(Photograph by Suthep Kritsanavarin, WWF/NGS via AP)
兩個泰國漁民扶著一條湄公河巨鯰——2005年在泰國北部捕獲,重達293公斤。
生物學家已經發出警告,老撾規劃建在湄公河干流的沙耶武里大壩將阻斷許多魚類的遷徙路線。41種魚,例如這種極度瀕危的湄公河巨鯰,將因此陷入滅絕的險境。
3. 筑壩湄公(Photograph by Eugene Hoshiko, AP)
云南的大朝山水電站,是長約4800公里的湄公河上面的許許多多大壩之一。
這條河傳統上在地圖上分成兩段:湄公河的上游在中國境內,稱為瀾滄江;下游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最后流入南海。
新規劃的沙耶武里大壩位于老撾北部,是湄公河下游十一座大壩規劃之首。這里面,九座在老撾,另外兩座在柬埔寨。
沙耶武里大壩將用八年時間建造,花費35億美元。它的發電量達1260兆瓦特,其中大部分賣給泰國。
4. 放生湄公河巨鯰(Photograph by Chor Sokunthea, DCS/DY/Reuters)
2005年,柬埔寨漁業部門放生一條湄公河巨型鲇魚。這條1.5米長的大魚有接近50公斤重。
在世界的大河之中,湄公河的生物多樣性僅次于亞馬遜河。作為超過1000種魚類的家園,湄公河支撐著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漁業,給下游流域六千五百萬人口提供了食物和收入——來自漁業、農業、生態旅游業等等。
湄公河在世界大河中是獨特的,正如威斯康星大學的淡水保護專家 Peter McIntyre 所說,“魚類多樣性特別高,遷徙物種特別多,人類對魚類的依賴性特別強”。
5. 暹羅巨鯉(Photograph by Andy Eames, AP)
柬埔寨漁民2003年在洞里薩河與一頭暹羅巨鯉合影。
沙耶武里大壩的建造者承諾,將會保留魚類通道,讓遷徙魚類通過。
然而,國際河流組織的 Ame Trandem 稱,當下并沒有什么漁業技術可以保證湄公河魚類的安全遷徙。
他說:“當前,所有證據都指出湄公河的魚類通道不會起效,因為你面對的是體積這么龐大的魚類,數量如此巨大的物種。”
6. 湄公河巨鯰(Photograph by Sukree Sukplang, Reuters)
2006年,泰國漁業部門捕獲了一條33公斤重的湄公河巨鯰。為恢復湄公河系統的巨鯰數量,作為圈養繁殖計劃的一部分,這條魚的卵被收成起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