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是開船的,現在在富春江上,看到許多魚浮頭了。很多人在岸邊撈,場面好壯觀。今天上午也有,昨天更多。
這位先生說,他看到這一景象是在富陽東洲島附近流域。富陽漁政所的值班人員也注意到了這個情況,比較嚴重的是在靈橋鎮一帶,他們已經著手調查。
靈橋鎮在富春江南岸,走杭千高速,富陽出口下來即到。然而沿著臨江公路跑了三四公里,沒有發現水中魚兒活蹦亂跳、岸邊人人低頭撈魚的場景——寬闊的江面上空蕩蕩的,岸邊幾乎沒有人,走下去一看,水面也很平靜,肉眼觀察不到魚的蹤影。
再驅車過富春江大橋,來到北岸的東洲街道。在一個小碼頭上,碰到了剛剛打完魚上岸的陳老漢。他和妻子拿來三個盆子,把打來的魚倒進盆里,直接在碼頭上叫賣。一條七兩多重的江鰻、一條黃尾巴魚(俗稱,學名黃尾鲴),其他都是一些小魚。
手電筒一照
魚就不會跑
“浮頭?那是昨天和前天,今天沒怎么看到。魚缺氧,到水面上來呼吸嘛。”陳老漢也肯定了這一說法,他還說,浮頭的魚都很笨,只要站在岸邊就能撈,“用網兜,用魚槍,都有,還有的人天黑了再來,手電筒照著魚,它也不會跑,用手直接可以抓上來。不過我們不這么撈,自己就是漁民嘛,還是習慣在船上撒網捕魚。”
東洲島的江岸邊,也是一片平靜。村民們說,撈魚是前兩天,今天浮頭的很少,所以沒人撈。浮上來的大多是鯉魚,此外還有些白鱸魚之類的,大的一條有十多斤。
撈魚方便到什么程度呢,“什么時候想吃魚了,就走到江邊去撈一條就行了。”
“兩天來我們東洲這一帶,撈上來的魚估計總有幾千斤吧,自己絕對吃不了,很多都被運去農貿市場賣了。”
漁政部門說
魚變笨和降水量太少有關
下午4點半,富陽漁政所的俞所長回到了辦公室,他剛和環保部門的同志到江上采樣檢驗了水質,初步的結論是:江水中氧氣含量過低,導致了大量魚浮頭。
“這主要是天氣原因造成的。本來降雨是增加水中氧氣含量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雨點打在江面,還有山上溪水流入江里,可產生類似攪動機的作用,都可以增加氧氣。但這段時間富陽的降水很少,9月18日到今天為4.1毫米,幾乎和沒下雨一樣,目前水位是5.1米,而往年同期平均是6.1米。”
浮頭的魚,主要是鯉魚、鯰魚、草魚,都屬于下沉魚種,它們所生存的水層,氧氣含量就相對更低了,所以游上來浮頭,“就跟人喘不過氣來,要張大嘴呼吸一個道理。”這時候它們會比較遲鈍,容易被人逮住。
俞所長說,這只是初步結論,這次富春江魚浮頭的情況比以往都要嚴重,所以并不完全排除有其他原因存在,還需要進一步觀測,再說江邊風浪較大也有危險,提醒沿江附近居民,還是不要去撈魚來吃的好。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