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農業產業化先進中介組織”、“湖州市農村經濟專業協會示范單位”、“三星級協會”……近年來,縣水產協會在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積極發揮橋梁作用,摘得了一個個榮譽,有力地推動了全縣水產的發展。
村會結對共進,科技興農富民。今年,縣水產協會與呂山鄉南楊村聯合實施“淡水名優水產苗種繁育和養殖基地建設”,依托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建立特種水產新品種、新技術開發和研究的研發中心,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合作,從寧波大學引進中華絨螯蝦荷蘭品系。為了提高養殖技術,縣水產協會還組織一些新品種、新技術等知識的系統培訓。同時,縣水產協會還與夾浦鎮太平橋村實施“太湖水系改良青蝦品種養殖技術推廣”項目,并成功推廣,現這種太湖水系改良青蝦已經被縣政府列為今后特種水產養殖的高效生態養殖模式。
順應市場需求,引導農戶進行養殖。針對當前市場上小龍蝦價格不斷上揚,商品供應緊俏,嘗試養殖龍蝦的農戶不斷增多的趨勢,協會組織林城、泗安等部分農戶在林城鎮新華村舉行淡水小龍蝦養殖現場研討會,邀請有經驗的農戶進行現場講解經驗與體會,并編印“淡水小龍蝦養殖技術”資料。此外,通過水產信息,及時發給農戶、會員。為了提高會員的養殖技術,協會還邀請了省、市的專家進行養殖技術指導,讓會員與專家面對面接觸。
此外,協會還承擔了科研項目的實施。為了對我縣生態環境進行積極有效的保護,恢復外蕩水域漁業資源,協會聯合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積極開展魚類資源人工放流養殖技術研究,今年承擔了市農業科研項目“包漾河飲用水源保護區魚雷增殖放流技術及生態功能修復研究”。目前,已經完成了水域環境監測以及魚雷資源調查,在包漾河等水域放流太湖花魚骨15萬尾、太湖魚白魚3萬尾,其中1000尾采用國際先進的標志放流技術。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