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兒、魚兒,快快游……”10月11日下午5時,博斯騰湖大河口水域頓時顯得熱鬧非凡,一群群活蹦亂跳的白鰱大規格魚苗乘著湖面的漣漪向深水游去。從今天開始,它們將離開擁擠不堪的人工池塘,在碧波蕩漾的博斯騰湖里自由自在地生活。這是今年秋季博斯騰湖首次實施“圍湖放魚”投放現場的熱鬧場景,當日15噸近15萬尾白鰱、鳙魚、草魚、團頭方等大規格魚苗成功投放湖區。為保證這些名優魚種的有效成活,博斯騰湖在全疆首次采用了圍網暫養的方式投放魚苗。
自治區水產局局長古麗將一筐魚苗倒入投放區后,還輕輕地撥動擁擠在一起的魚群。古麗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博斯騰湖是西北最大的漁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有機水產基地,在新疆的水產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此次秋季大規模投放名優魚苗,必將從一定程度上豐富博斯騰湖的漁業資源,進一步提高該湖區魚類水產的經濟效益。
據了解,為彌補博斯騰湖魚類自然繁殖不足,優化魚類品種結構,保持魚類資源的良性循環。博湖縣決定每年拿出不少于100萬元資金向大湖投放150噸大規格魚苗。為避免湖灣捕撈、秋季捕撈及魚鷹等水鳥的捕食等因素對魚苗成活率產生的不良影響,該縣將今年的魚苗投放方式由往年的直接投入大湖改為設置圍網投放并暫養,并加強了對魚苗投入后期管理,有效防止漁業生產對新投放魚苗的誤捕。
“投放的魚苗在湖區經過暫養,魚苗的適應性、抗逆性都得到了很大提高,魚種的成活率將較往年提高40%以上。”博湖縣副縣長江浩說,今年,博湖縣計劃投入150萬元、投放200噸大規格魚苗,如此大規模地投放在博湖也是第一次。今天,投放的15噸魚苗主要有白鰱、鳙魚、草魚、團頭方四大類,近期還將陸續向湖區投放各類魚苗,以保證博斯騰湖漁業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不斷加強湖區水產發展后勁。
目前,博湖縣委、縣人民政府已經完成了《博斯騰湖漁業發展規劃》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在保護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湖區的生物資源優勢和水面資源的潛力,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科學計算,今年博湖可生產魚類5680噸、蝦類100噸、蟹類2300噸,產值可以達到1.5185億元。到2012年,博湖可生產魚類6750噸、蝦類150噸、蟹類2700噸,產值將達到2.3010億元。
當日,參加全疆名特優水產養殖現場會的代表參加了博湖秋季投放魚苗現場會,切實感受了博斯騰湖漁業資源的豐富和水產養殖的廣闊前景。代表們還參觀了利用塔什店火電廠冷卻水進行特種水產養殖的養殖基地,實地觀摩了相思湖休閑漁業、博湖縣魚苗苗種早繁中心和博湖縣藍翔食品水產有限公司。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