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受多寶魚、桂花魚被暴含有害物質的影響,昆明水產品市場的銷售量近日呈現下滑狀態,有關部門已經對市場進行部分抽檢。
部分桂花魚已下柜
記者在和平村海鮮批發市場看到,以前隨處可見的桂花魚已不那么容易找到了,經營店鋪里貼著桂花魚標簽的魚缸也不見魚的蹤影,只有少部分經營者仍然在賣,市場價格還是保持著原來的60元/公斤。這些仍在賣桂花魚的店主告訴記者,“這兩天生意太難做了,有檢疫人員來檢驗,都很少有人來買了,大家也不進貨,只有一些餐廳還要。”走了一圈后記者發現,市場中賣蝦、蟹的店鋪依舊門庭若市,相比之下魚店顯得有些冷清。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報紙電視上都說這些魚有問題,相關部門檢查出結果前,我暫時不會考慮買魚。”
分析結果還沒出
昆明市檢疫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雖然沒人舉報魚中含有孔雀石綠,但檢疫所對這一系列的事件非常重視,已經對整個市場進行抽檢,現在各項數據指標已經送到省質檢中心和出境檢疫局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還沒出來。目前,不僅抽檢了從省外進貨的魚種,對省內自己養殖的魚種也進行抽檢。在近一段時間內,還會對整個水產品市場不定期的抽檢。檢疫所負責人通過記者告訴廣大市民,檢驗結果還沒出來,購買“問題”魚類時要慎重。
省農業廳漁業處負責人說,此次事件對從省外進貨的魚商沖擊最大,但省內自己養殖的魚種沒有受到影響,市場銷售正常。
相關新聞
云南省開建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
就省內自產魚類來說,管理部門對禁用藥物的檢查非常嚴格。目前云南省正計劃用于擴大出口的外銷型漁業,整個養殖過程都要符合國際標準,其中技術推廣部門要教會漁民科學養殖的方法,在養殖過程中還要監督是否安全用藥、合理喂養,最后對養殖好的魚種進行安全指標檢查,整個過程都不能馬虎。以國內水平來看,云南省在檢驗手段和裝備上都處于落后,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新的云南省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正在建設中,今后將構建以云南省為龍頭,州市為中心,縣級為基礎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網絡。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