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米之鄉”的秀洲與青魚結緣已有悠久的歷史。如今,秀洲區青魚養殖、加工的優勢地位,使其在業內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近年來,受省海洋與漁業局委托,秀洲區參與制定省級無公害青魚地方標準,王江涇鎮也被命名為“青魚之鄉”。
提高青魚產品質量是做強做大青魚產業的前提條件。秀洲區通過申辦國家原種場、省級良種繁育場等措施,從育苗源頭上控制和提高青魚的養殖質量。2002年,嘉興市養魚場投資213.78萬元,在梅家蕩國家商品魚基地建成青魚良種繁育場,2004年通過省級良種場驗收,設計年產良種青魚苗8000萬尾。目前,秀洲區的青魚養殖戶已絕大多數選用省級良種場的魚苗。秀洲區農經局水產站技術人員說,原種場、良種繁育場確保了魚苗品質純正,魚苗不容易感染疾病。
有了質量可靠的魚苗,還要有優良的養殖基地。秀洲區有天然的水域資源,很多養殖青魚池塘的土壤富含鐵錳沉積物,池塘水深達3米至4米,適合青魚生長。在技術上,秀洲區規范青魚生產基地的養殖規程,通過培訓等措施,普及標準化養殖知識、增強養殖戶的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邀請省內水產專家對養殖戶有針對性授課。到目前,秀洲區已經有8個漁業生產基地通過了無公害基地認定,9種產品通過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定,2004年,連片達4000多畝的梅家蕩商品魚基地被評為省級青魚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2005年,嘉荷池青及其制品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專家組的評審,獲原產地地理標志注冊。
隨后,秀洲著手開發青魚深加工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2004年,嘉興市荷花水產養殖公司與浙江工商大學聯合研制青魚精深加工技術,開發了冷凍調理青魚,該技術對青魚的去腥、脫脂、抗氧化具有顯著成效,2004年上市后,很快占據國內青魚加工市場的主導地位。同時,注重開發青魚銷售市場,油車港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依托浙北最大的網箱棧養基地,以及靠近滬杭蘇等城市的區位優勢,投資100多萬元,興建25畝的水產品交易市場,目前年交易額約5000萬元。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