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前期由于氣溫較低四川省魚苗繁育時間總體推遲半個月左右,這對我省魚苗行情有沒有影響?魚苗市場有什么新動態?帶著這些問題,記者5月9日來到四川省名優魚苗繁育生產基地眉山市東坡區,一探究竟。
魚苗上市遲 行情不變 標準魚塘一個接一個、增氧機正噴射著水花……有著2000多畝水面的眉山市東坡區思蒙鎮花池村,由于水資源豐富,有著四十多年的水產養殖歷史,其魚苗繁育已從最初的四大家魚發展到溝鯰、再到黃顙魚(即黃辣丁)等,成為四川省一個重要的名優魚苗繁育基地和溝鯰重點養殖基地。
在花池村一組養魚大戶黃昭雄的辦公室里,座位右上方掛著一個寫字板,上面記錄著客戶預訂的魚苗數量,“我們都是按需生產,這段時間主要生產溝鯰魚苗,前天生產195萬苗、昨天是58萬苗,現在接近收尾了,前頭最多一天我們生產過700萬苗。”
對今年魚苗因氣溫低推遲上市,黃昭雄表示,“對魚苗行情沒什么影響,去年三月中旬我們開始繁育溝鯰,今年晚點,到三月底才開始繁育,不過最后價格都差不多,一萬尾都賣30元。像今年水溫沒有起來,養殖戶也不敢投放魚苗,不然就會凍死。魚苗繁育和商品魚投放養殖都是同步的,都要看到水溫來。”由于溝鯰養殖周期不一,魚苗需求量很大,可以從三月底一直繁育到8月底,黃昭雄估計今年育苗2億尾左右。
黃顙魚、江顙等的繁育也已經開始,黃昭雄估計價格同去年差不多,一萬尾黃顙魚價格應該在110元—120元,江顙200元。據花池村村支書、花池特種水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素君介紹,該村一年要育名優魚苗約20億尾,其中溝鯰要占一半,溝鯰70%左右外銷,其它如黃顙魚、江顙等也主要銷外地。
掌握新技術 育苗效益好 雖然名優魚的繁育難度較四大家魚大,但有的品種繁育的人多了,也面臨很強的競爭,“比如溝鯰過去一萬尾要賣六七十元,現在前期才賣30元,后期只賣得到20元,低的才10元,利潤都相當低了。”黃昭雄感嘆。
為提高繁育名優魚的效益,合作社從五年前引進黃顙魚、江顙等魚繁育,這讓養殖戶的收益大幅提升。但看到黃顙魚的價格從前期的一萬尾110元—120元,賣到7月底降到20元時,養殖戶們也產生了危機感。
“現在我們的養殖戶鉆研新技術、試養新品種的積極性非常高,因為不管是新技術還是新品種,一旦取得突破、取得成功,就會給養殖戶帶來巨大收益。”劉素君透露。
在黃昭雄辦公室座椅的后面,是一個水箱,里面游動著幾尾體型一致、個體較大的黃顙魚,“這些都是全雄的黃顙魚,是我們從廣東引進的新技術生產的。”
原來黃顙魚繁育的魚苗,同其它名優魚品種一樣,都是雌雄各占一定比例,而黃昭雄通過新技術,可以讓生產的黃顙魚苗全是雄魚,這就讓養殖戶的養殖效益大為提高,“黃顙魚長勢緩慢,而且雌雄差別懸殊,雄魚一尾一年可以長到二到三兩,雌魚只能長到一兩多。”
“全雄的黃顙魚苗,頭批一萬尾要賣200元,往后走,最低也要100多元。”黃昭雄對自己學回來的新技術創造的高效益非常滿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