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臺灣“衛生署”近日表示,從昆山一水產公司購入的大閘蟹驗出含禁用致癌物質硝基喃代謝物。消息一出,立刻引起水產市場強烈反應。陽澄湖大閘蟹在泉州的銷售情況有沒受影響?會不會波及泉州本地蟹市場?昨日,記者走訪了部分生鮮超市和水產市場。
大閘蟹超市滯銷
秋高蟹肥,正是把酒吃蟹的好時機。昨日下午16時,記者來到田安路雙秀海味生鮮超市,只見許多家庭主婦正在生鮮超市里選購,但很少有人在挑蟹,大多挑選魚和活蝦。一位李女士告訴記者,一家人都很喜歡吃蟹,只是中午看電視時,得知陽澄湖大閘蟹“出事”了。“有心理陰影,最好還是不買為妙。”李女士說。
陽澄湖大閘蟹在超市里被擺在顯著位置,超市還專門準備了一個禮品盒。超市工作人員稱,前一陣購買陽澄湖大閘蟹的市民絡繹不絕,但今天基本沒有人來買。
陽澄湖在超市里價格不菲,最貴的500克150元,最便宜的也要130元。而泉州本地蟹只有80元。此次被檢出涉嫌致癌的品牌是“水中仙”,是昆山一家水產公司經銷的,記者發現在泉州銷售的并不是此品牌。
“你們知道陽澄湖大閘蟹被檢出致癌物嗎?”記者問。“不知道,沒聽說。”超市工作人員回答。超市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進的大閘蟹是從昆山陽澄湖直接進的。
徐先生是蘇州昆山人,從小在陽澄湖畔長大,家里是養蟹專業戶,他在泉州經營陽澄湖大閘蟹有一年多時間了。他認為,目前昆山有關部門正在對售往臺灣的品種進行檢測,結果還沒出來,但不管如何肯定會對大閘蟹的銷售有所影響。據了解,目前在泉州市場上銷售陽澄湖大閘蟹有幾百斤之多。
本地蟹乘機反攻
泉州本地蟹農是此事件最大的受益者。包括紅膏蟹、青蟹在內的泉州本地蟹由于價格便宜,在市場曾經占據主導位置,但自從陽澄湖大閘蟹以及武漢蟹等外地蟹近幾年紛紛“侵入”泉州,一度使得本地蟹銷量大減。
華洲水產品批發市場曾副經理介紹,現在是螃蟹的上市高峰期,對比10月初,泉州的螃蟹價格行情有所下降。如今泉州本地螃蟹在市場上非常少,市面上的螃蟹大部分屬外調。市面上的大閘蟹,主要來自于陽澄湖以及其支流內,也有少部分來自湖南等地,相比其他品種的螃蟹,大閘蟹的肉鮮美,價格也較貴,500克大閘蟹在150元以上。泉州當地主要出產野生,貨源來自埔、仙石、洛江一帶,也有人工養殖的,但量不大,主要還是依賴外調,省內的野生鱘主要來自寧德,省外則主要來自珠海、北海,也有一部分是從進口的,諸如印尼、越南都是蟹的主要進口地。
由于陽澄湖大閘蟹“出事”,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其他的大閘蟹,而本地乘機反攻,用價格上的優勢吸引消費者。一位在前坂銷售本地的蟹農表示,一個上午他就賣了幾十斤。
“臺灣檢出的可能是李鬼”
今年9月1日至10月12日,祖國大陸銷到臺灣的大閘蟹共514批,臺灣“衛生署”調其中59批送到“標準檢驗局”抽檢,本周一公布的結果顯示,至少有一批629公斤驗出含致癌物質硝基喃代謝物。硝基喃是一種在食物中添加的、可致癌的亞硝酸類的抗生素,長期食用,可能會致癌。
“目前大閘蟹銷售已處于階段性低潮期,銷量不斷下降,此事件對我們影響很大。”昨日,昆山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一位姓蘇的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該工作人員表示,事件發生后,協會與昆山有關部門正在對出口的品種進行檢測,結果要過一段才能出來,他們初步認為被檢蟹有可能是“假冒蟹”。
相關介紹
硝基喃使水產品更“鮮”
食品專家稱,由于硝基喃價格相對比較便宜,而且很多地方相關部門不會特別抽檢該種藥物,在孔雀石綠事件之后,的確有一些養殖戶懷著僥幸心理使用這種藥物。如果將這種藥物混入飼料,或者用含這種物質的水浸泡水產品,水產品看起來就會顯得很“光鮮”。
硝基喃是一種可致癌抗生素,使用這種藥物之后,由于其代謝物始終會存在,所以世界上很多國家都禁止在治療和飼養水產品中添加該種成分。
“藥水蟹”惹公憤
這幾年,還有不法商販將發黑的大閘蟹放在氯霉素等調制的藥水里浸泡成青背白肚,洗出漂亮的大閘蟹賣個高價。而有些為錢財急紅眼的養殖戶在養殖的過程中偷偷地投放激素。
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表示,這樣的情況不敢說現在沒有,但是絕對不會是列入原產地保護的陽澄湖大閘蟹。所以,世人在吃陽澄湖大閘蟹的時候,一個是認準信譽好商標,一個是應該認準陽澄湖大閘蟹原產地標志,而沒有喂藥的蟹肉質清香微甜,吃到怪味的蟹,應該馬上向有關部門反映,以保證自己的合法權利。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