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成都工商部門加強對水產品市場的監管
昨日,成都市工商局正式下發了關于加強對桂花魚等水產品的檢查通知,通知要求包括桂花魚在內的水產品,必須提供兩證———產地證明和水產動物檢疫合格報告。對于不能提供“兩證”的水產品,一律暫停銷售。昨日上午11時許,錦江區工商局突查青石橋等市場,對一批涉嫌水產品采取了撤柜措施。
自查水產老板撤下桂花魚
昨日上午9時許,記者走訪成都市青石橋水產市場發現,數家商鋪仍在銷售桂花魚產品。然而一個小時后,這些桂花魚產品就已經撤下了柜臺。據市場管理方介紹,上午9點接到要求自查的通知后,市場方隨即向商家打了招呼。據了解,該市場賣桂花魚的只有4個批發商,成都市場上所有桂花魚都由他們批發出去,因此出了問題很容易控制。不過,對于已經撤下柜臺的魚如何處置,這些商家均避而不談。
突查責令無證水產品停售
昨日上午11時許,錦江區工商局執法人員對轄區內的水產市場進行了突擊檢查,對于不能提供兩證的水產品,一律責令暫停銷售。在第一家被檢查的海鮮店,多個品種的水產品都沒有產地證明和檢疫合格證明。執法人員當即責令商家暫時停止銷售。執法人員表示,如果商家拿不到廠家提供的檢驗合格證明,就要自行送檢。總之,商家要能證明自己的魚蝦安全才可以賣。在昨日檢查中,無法提供“兩證”的商戶并不止一家。
叫苦 毒桂花魚讓商家虧慘了
桂花魚樣品檢出孔雀石綠、氯霉素的消息經媒體披露后,立即在成都市水產品市場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各大水產品市場上桂花魚銷量更是“聞風下跌”,眾經銷商也是“談桂色變”,兩天損失就高達4萬元。
在青石橋做了10多年淡水魚生意的楊老板告訴記者,11月底,全市緊急停售多寶魚,他從廣東空運來的100多斤多寶魚全部銷毀,損失近萬元。幾天前,他又從成都本地進了一批桂花魚,雖不在禁售之列,但仍受到極大沖擊。他以前每天能賣出上千條桂花魚,最近兩天竟只賣出了一條。“一斤桂花魚能賣26元左右,你算算,我現在虧得有好慘!”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