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養殖鱉是被“催”大的
近日,記者來到合肥中菜市水產品市場“買鱉”。一位鱉販告訴記者,市場上的鱉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純野生的,一種是野生沾養鱉,還有一種是養殖鱉。價格從200元/公斤到50元/公斤不等。
當鱉販得知記者買鱉是自己吃時,他建議記者還是買野生鱉好。他說野生鱉好吃并且營養價值很高,因為野生鱉生長時間長,經過了充足的光照和多次冬眠。這位鱉販說:甲魚只有養到一定的時間,脂肪才會滲入肌肉,烹飪起來才會香氣十足,這樣的甲魚的肉才結實,吃起來有嚼頭。一般情況下,鱉要生長5~7年才能成熟,野生沾養鱉養殖時間則在2~4年。而養殖的鱉大多在溫室里生長,從孵化到上市不過10個月時間。這種甲魚食之無味,酒店辦婚宴大多用的是這種。“養殖的甲魚是被迅速催生長大的,自然沒有味道了。”
據悉,合肥市場的甲魚主要來自蚌埠、蕪湖、馬鞍山以及廣東、浙江等地,野生、野生沾養和養殖的魚目混珠。
藥可讓鱉消黑增色
記者在暗訪中獲悉,養殖甲魚過程中使用的是飼料和助長素,還要用抗生素。這些飼料、助長素從何而來?記者近日裝扮成一位養殖戶來到省城南七附近的水產養殖飼料和藥物銷售點,一位銷售人員向記者推薦一種助長素,并告訴記者,這種助長素成分主要是中藥,甲魚食用后沒有藥物殘留,很安全。當記者詢問他有沒有別的助長劑時,他說沒有,“以前的那種激素飼料已經不賣了,也不讓賣。”“不過養殖戶自己是否用我就不清楚了。”
隨后記者買了一包樣品。正當記者要走時,銷售人員向記者推薦另外一種藥,稱這種藥讓甲魚吃了以后,可以使其表面膚色在20~25天的時間里消黑增色,變得與野生甲魚顏色差不多,價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用助長素是行業習慣”
那么,養殖鱉除了在飼料中添加助長素外,有沒有使用其他激素飼料的可能?昨天下午,記者稱自己是省城一家大酒店的人員,想開設甲魚特色餐飲,與蕪湖一甲魚養殖戶取得聯系,希望長期進甲魚,并問他養殖甲魚是否使用助長素和抗生素。這位養殖戶說:“使用助長素是行業習慣。用抗生素的不多,但肯定是有的。”他說:“我搞野生沾養要好一些。那些搞溫室大棚養殖的,幾乎都在飼料中添加助長素,有的還會添加抗生素。你想啊,在溫室大棚里養甲魚,甲魚不經過冬眠,就容易生病,生病用抗生素是很自然的事情。”記者問他市場上那么多野生甲魚都是哪里來的,他笑笑說,“現在哪來那么多的野生甲魚?現在的甲魚大多是沾養的。沾養的甲魚在溫室里呆一段放到沾養池,經過幾年時間生長,外觀和口感與野生甲魚很像。 ”
甲魚生病可能吃抗生素
那么,食用使用了助長素等飼料添加物養殖的甲魚,會不會對身體有危害?
“助長素、激素等飼料添加物雖然不像蘇丹紅那樣對人體有直接危害,但肯定是不利健康的。”安徽農業大學從事淡水養殖研究的祖國掌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就他掌握的情況來看,在甲魚養殖中使用助長素的情況是有的。
據悉,催生飼養添加成分可分為三大類:雌雄激素、抗生素消炎藥、消毒劑。激素可以刺激甲魚快速生長,但是代謝緩慢,易通過食物被人體吸收,人體吸收量超標后,會出現第二性特征發育不正常;抗生素消炎藥、消毒劑通過魚類表皮滲入體內,人食用后,也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祖國掌說,按照國際標準,淡水食用生物產品嚴禁添加任何激素和違禁藥物,但那些溫室大棚養殖的甲魚不經過冬眠,是有可能使用抗生素的。“甲魚也會生病,生病就得吃藥、消毒。”
如何分辨野生甲魚和養殖甲魚?祖國掌說,一般來說,野生甲魚的背殼較薄,顏色黑,比較光潔,裙邊也比較厚、寬,肚皮上有花斑,趾甲腳尖帶黃色。大棚甲魚肚皮上往往有很多病斑。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