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300多年前,威海的蠓子蝦醬就憑借其獨特的鮮美清香口味,被作為貢品朝奉于皇宮貴族而享有盛名。在此后漫長的歲月中,蠓子蝦醬在捕撈方法、釀制工藝等方面,一直沿用著古老的傳統方式,保留著傳統的口味,但人們對它的認識和開發利用,卻似乎也停留在“300年前”。
近海海灣的開發利用,使得蠓子蝦的產量急劇減少。
在百姓餐桌上飄香了300余年的蠓子蝦醬,為何至今走不出“有實無名”的尷尬?日前,記者來到出產蠓子蝦醬的高技區初村鎮和文登市澤庫鎮,進行了深入調查采訪。
名聲在外卻無品牌
據傳,威海的蠓子蝦醬始釀于元末明初時期,大清雍正年間被登州知府作為地方特產貢奉朝廷,并被賜為“宮內御品”。從此,威海的蠓子蝦醬經當地漁民精制后定期上貢,成為御膳中的一道佳肴,聲名遠播。
威海沿海各處所產的蠓子蝦醬,以初村和澤庫的口味最佳。在初村及澤庫,只要提起蝦醬,當地的許多老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傳說”。
然而在威海,人們只是直觀上感覺“蠓子蝦醬很出名”,若要說出幾個響當當品牌的,卻又無物可言。沉淀了特色歷史文化資源的蠓子蝦醬,在品牌建設方面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據記者了解,市面上的蠓子蝦醬各式各樣,魚龍混雜。有的已注冊商標,通過正規流通渠道,進入超市商場銷售;有的則沒有任何標識,只是在私下銷售或被用于私人饋贈。
在采訪中,僅記者看到擁有商標的蠓子蝦醬就有五種之多,在華聯商廈有三種:來自初村鎮的兩種,來自文登侯家的一種;在初村鎮一些蝦醬商店里,記者還看到過兩種,但沒有一種品牌讓人耳熟能詳。
釀制工藝制約產業升級
自然經濟式的分散生產和經營阻礙了蠓子蝦醬的產業化發展。
在初村及澤庫等地,記者了解到,蠓子蝦醬的生產及經營仍然處于“手工作坊”階段,一般都是農戶在春秋兩季推蝦、釀制,然后再由當地的蝦醬經紀人或加工廠收購后,進入市場。
而這種方式仍被采用,是因為蠓子蝦醬還處于傳統手段的釀制技術工藝。據初村鎮一家蝦醬加工廠的工作人員介紹,蠓子蝦醬的釀造工藝比較獨特,“要先把鮮嫩小蝦盛于陶盆中,加入少量精鹽,置于陽光下暴曬。每日清晨用木棒攪勻一次,讓其自然發酵。當年曬上四十多天后密封,來年春季或秋季再曬,這樣經三年以后才可食用!
這種生產加工技術特點決定了蠓子蝦醬在生產上缺乏質檢標準,很難在工廠里進行規;a和精確的質量控制。
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他們廠也正在試圖把蝦醬生產從農戶家中,轉移到工廠里,進行大批量的工業化生產,但終究規模太小,產業化的設想還只能停留在紙上。
澤庫鎮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則表示,蠓子蝦醬產業做不大的原因還在于,其生產技術簡單,門檻低,產品“千篇一律”、附加值低。
資源瓶頸影響開發潛力
實際上,影響蠓子蝦醬實現產業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資源瓶頸——蠓子蝦的產量太小,且日益減少。
據了解,蠓子蝦是在海中群生、隨季節洋流出現的只有米粒大小的一種小蝦,其對生長環境十分挑剔。威海海岸有近千公里之長,但唯有初村北海灣、澤庫五壘島灣、高島灣等一帶區區數公里的淺水中出產蠓子蝦,而且產量稀少。
“因為沒有人來專門做這方面的工作,確切的產量難以統計。據說,以前初村鎮每年的產量不過數萬斤!辈稍L中,多位人士都這樣告訴記者。
幾乎所有的被訪者都表示,產量太小,不成規模,是許多人不愿為蠓子蝦醬打品牌的原因。
更為關鍵的是,近一二十年來,隨著沿海的開發和建設,蠓子蝦賴以生長的沿海淺灣大多都被改造或建設利用,且呈加速狀態。
初村北海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即被“填海造塘”“填海造池”,用于養殖經濟價值更高的蝦、扇貝、蟹及海參等品種。
近海海灣的開發利用,帶來的后果是蠓子蝦的產量急劇減少。當地政府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初村鎮蠓子蝦醬的產量已經從以前的幾萬斤降到了幾千斤。全鎮只剩下北山、東馬山等少數有資源條件的村莊還在推蝦釀醬。”
澤庫、侯家等地也存在類似的情形!艾F在,除了一些海邊的村子還有條件推蝦做醬之外,再就是我們這些養殖池子里能推些蝦!备邖u灣的螃蟹養殖戶劉國生告訴記者,他的蟹池剛出完蟹,推了約100公斤蠓子蝦,“大概能釀120斤蝦醬,這些蝦醬會被附近村子里的蝦醬經紀人收購,然后集中銷售。”
整合資源推進品牌建設
對于蠓子蝦醬這樣采用傳統工藝生產、受資源制約,但又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歷史文化優勢的海產品而言,其品牌建設該如何尋找切入點?
山大威海分校從事市場營銷研究的閆濤蔚教授分析說,目前,威海蠓子蝦醬發展存在的問題是,由于資源有限,難以形成經濟規模而使業者缺乏預期信心,主觀上沒有做大做強的愿望。同時,釀制工藝簡單,技術門檻低,又使從業者眾多,產銷混亂,最終形成“大企業不愿意干,小企業干不好,小企業與大企業一起搶資源”的局面。
對于最根本的資源瓶頸問題,閆濤蔚個人認為,應該依靠政策調控,使有限的資源向優秀企業集中。具體說就是,制定相關政策和技術標準或質量認證,抬高市場門檻,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強勝弱汰;蛘呶渌麅炐愕暮.a品生產企業加入進來,使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使有限的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
對此,閆濤蔚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十萬噸的原料被一萬家企業分配的話,每家只能獲得十噸的原料,規?隙ㄗ霾淮;但如果十萬噸的原料被十家企業分配的話,每家企業所獲得的資源規模就很大了!
其實,對于蠓子蝦醬的經營單位或加工廠而言,聯合起來,統一資金,統一技術,統一品牌,整合資源,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這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有所作為。
閆濤蔚表示,然后,再發揮蠓子蝦醬特有的歷史文化優勢,實施原產地保護;依靠科技,促進資源培育、開發、利用的可持續性;樹立品牌意識,進行宣傳推廣等措施進行品牌建設。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